溫故而知新!蟋蟀的選養與鬥法—助性!


溫故而知新!蟋蟀的選養與鬥法—助性!

蟋蟀欲將出鬥,必須觀其有否鬥性,古今譜中皆有“十忌鬥訣”。

無情不鬥,色淡不鬥,頭昏不鬥,翅松不鬥,尾垂不鬥,腿撼不鬥,徒鈴不鬥,卷鬚不鬥,沾油不鬥,水須焦黃不鬥。

溫故而知新!蟋蟀的選養與鬥法—助性!

其中有些是說蟋蟀因有病或衰老而不能鬥,如“頭昏”、“腿撼”、“尾垂”、“水須焦黃”等,有的則是因其無性而不能參加角鬥。當然,病殘之蟲、衰老之蟲,也不可能鬥性旺盛。雖然蟋蟀天生善鬥,兩雄相遇必鬥,但如無性鬥則不盡其力,有的甚至碰一碰牙便轉身離去。所以“助性”很重要。

溫故而知新!蟋蟀的選養與鬥法—助性!

所謂“助性”,不是兩軍對陣鳴鼓助威,而是指要設法讓蟋蟀保持旺盛的鬥志。從這一角度出發,必須對準備出征的蟋蟀,做兩個方面的工作:

1、鬥前過蛋

關於蟋蟀相鬥,有一種講法,認為兩雄角鬥是為爭雌,而不是為了爭雄。還有一種講法,“過蛋有力”,即是說雄蟋蟀結鈴之後,內力增加,鬥性煥發,所以又有“鬥前過蛋(結鈴)則勇,為霸佔伴侶而戰”之說。因此,在出鬥

之前,應先讓蟋蟀結鈴三四次,如果結出的鈴仔結白晶瑩,鬥性更足。

2、適量餵食

即將出徵之蟲,應該飲食良好,無厭食之態,但又不能使之吃得過飽。吃得過飽,一是體重過重,合對時,特別是簧秤合對要吃虧;二是拖著大肚,影響靈活性,經個住對方盤帶。所以,鬥前餵食必須適量。

《蟋蟀的選養與鬥法》火光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