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雞毛蒜皮,不值一提”,從何說起?


人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無關緊要、微不足道的小事時,常說“雞毛蒜皮,不值一提”。然而,人們為什麼不說“鵝毛蔥皮”“鴨毛薑皮”呢?

原來,它來源於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做小買賣的,一個是賣雞的,一個是賣蒜的,兩家是東西鄰居。賣雞的整天殺雞,家裡雞毛滿地,賣蒜的整天剝蒜,家裡蒜皮亂飛。刮東風時,賣雞的這家的雞毛常被刮到賣蒜的那家裡去,刮西風時,賣蒜的這家裡的蒜皮常被刮到賣雞的那家裡去,為此兩家常常互相指責。有一天,兩家又發生了爭吵,賣蒜的打了賣雞的一扁擔,賣雞的捅了賣蒜的一刀子。

老話說“雞毛蒜皮,不值一提”,從何說起?

兩家相互不服,便告到縣大堂。知縣聽了兩家的訴說,覺得為雞毛和蒜皮而傷人打官司,實有不值。為了教育兩家,也為了訓導全縣百姓,縣官判道:“雞毛蒜皮,何值一提?大堂來訟,純屬鬥氣。各打十板,反省自惕。要再來訴,重刑擊斃。”

有人說這個縣官斷案不公,各打十板,沒斷清官司。也有的說這個縣官清明,昭示人們不得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形成爭訟之風。斷案公不公,至今難說清,不過“雞毛蒜皮,不值一提”這句俗語卻流傳下來,直到現在。

(本文摘自團結出版社《老話說得好》,江濤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