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樹”白蠟打造園林綠化“網紅”景觀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在我市城區,有渤海八路等不少街道以道路綠化景觀聞名,是很多攝影愛好者每年必去打卡拍照的“網紅”地點——這些街道兩側的行道樹白蠟長勢繁盛,繁茂的枝葉密密交織纏繞,每到盛夏樹冠亭亭如蓋,為行人、車輛遮擋下一片陰涼。在攝影愛好者鏡頭定格的畫面中,一棵棵白蠟的枝葉描繪出成片的豐盈蔥鬱,勾勒出滿滿的綠意盎然。

滨州:“市树”白蜡打造园林绿化“网红”景观

渤海八路等街道兩側的“市樹”白蠟長勢繁盛,是很多攝影愛好者每年必去打卡拍照的“網紅”地點。(田中嶽 攝影)

“白蠟是我市的‘市樹’,目前廣泛應用在市城區街道、公園廣場、單位和居住小區中。不少地方的白蠟長勢良好,打造了城區不少園林綠化‘網紅’景觀。”市城管局副局長張寶國向記者介紹,白蠟的樹形整齊,樹冠圓潤,枝繁葉茂;每到春時枝葉鮮綠,夏時枝葉蔥鬱,秋時枝葉橙黃,觀賞性和景觀效果都比較好,也廣受市民喜愛。

白蠟是我市的鄉土樹種,具有耐寒、耐乾旱、耐鹽鹼的特性,非常適合我市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在我市的栽植歷史悠久、分佈廣泛。惠民縣皂戶李鎮就以“白蠟之鄉”聞名,惠民縣還培育了絨毛白蠟,園蠟二號,金葉白蠟等特色白蠟樹種,苗木遠銷京津冀、河南、江蘇等地,形成了品牌優勢。早在1989年,原縣級濱州市就開展了市樹評選活動,經過廣泛討論、意見徵求,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白蠟樹為濱州市市樹。在隨後的城市建設中,白蠟也被廣泛應用於園林綠化中。

張寶國介紹,依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市城區345個綠化路段中,有136個路段栽植白蠟。其中,渤海八路、渤海九路、黃河三路、黃河四路、渤海七路、黃河十路等路段的行道樹廣泛應用了白蠟,綠化美化了城市街道;在新濱公園、濱州植物園、五嶽廣場等公園廣場,也栽植了大量的白蠟,與其他苗木搭配形成豐富的景觀效果,營造了生態舒適的城市環境。與其他綠化樹種相比,白蠟在我市城區應用頻度最高,達56.305%。“白蠟的應用頻度最高,也說明市民對‘市樹’白蠟的接受、喜愛程度高。”張寶國說。

作為我市的“市樹”,白蠟更是我市的一張“綠色”城市名片。白蠟樹幹通直,樹形端正,代表著一種蓬勃、昂揚、向上的積極力量,更與我市奮力前行、凝心聚力、建設“富強濱州”的城市發展目標相輔相成,對於優化城市人文生態環境、促進城市文化傳承和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滨州:“市树”白蜡打造园林绿化“网红”景观
滨州:“市树”白蜡打造园林绿化“网红”景观

黃河十五路(渤海十一路至渤海十八路段)行道樹更換工程栽植原生全冠白蠟700餘株

“在今年的園林綠化工程中,將進一步加大‘市樹’白蠟的應用,營造良好的綠化和景觀效果,打造更多的‘網紅’景觀。”張寶國介紹,其中,渤海十一路(長江二路至北外環段)綠化提升改造工程共栽植原生全冠白蠟2000餘株;黃河十五路(渤海十一路至渤海十八路段)行道樹更換工程清理了原有長勢不好、病蟲害嚴重且防治困難的行道樹泡桐,並更換為原生全冠白蠟,共計700餘株。同時,北新開河溼地公園、黃河十四路(渤海十五路至渤海十八路)道路配套綠化工程等工程建設中也栽植了大量白蠟。通過“市樹”白蠟的推廣應用,在造就自然生態、舒適愉悅的城市環境,提升人文內涵和城市功能的同時,更將大大加深市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讓市民生活更加舒適、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