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讓通證經濟嶄露頭角,通證經濟(Token Economy)被認為是利用“通證”進行經濟活動,實現價值流轉,產生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模式。通證是指可流通的數字權益憑證,它至少具備三個特點:流通性、價值儲存、權益證明。通證的這些特點與資本市場中的權益類證券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股票是最典型的一類證券,同樣具備價值儲存和權益證明和一定的流通性等特點。由於通證主要以代幣形式存在,還兼具貨幣的一些功能,比如支付;股票則不具備這一功能,在靈活性上遠不及通證。有人說通證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升級版,也有人說未來通證將會取代股票,成為新時代的金融工具。讓我們來梳理下這兩者的功能和發展路徑,看看通證有哪些潛力。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發展背景

股票是社會進入資本主義時期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產物。眾所周知,在傳統的封建社會,大多數人是不自由的,因為那個時代除了王公貴族外,大部分人是農奴,僅有少部分人從事工商業。領主或者地主剝奪了農奴的行動自由,農奴無法離開自己的土地,無法自由從事其他工作,這使得工商業者也無法有效組織生產。直到歐洲各地的城市不斷湧現,自由民不斷增加,城市裡的僱傭生產關係開始擴張,工商業者利用資本組織資源的活動才開始興起。資本市場的出現正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自發進行資源配置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而股票正好代表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讓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生產帶來的收益,多勞多得,大幅提高了人們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進步,造就了人類社會的繁榮。西方的股票市場發展了近400年,已經非常成熟,如今人們通過投資就能輕鬆成為全球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分享這家公司的收益。股票的背後是一家家的公司,而公司制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以股票的產生是循序漸進發展而來的。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經濟的興起與資本主義經濟有一些相同之處。如果說股票的產生要歸結於社會形態的變遷,生產關係的革命,那麼通證就是在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進程中人們重建信任社會的需要。互聯網讓全球的人們能夠連接起來,讓人們協作更加有效率,進一步優化了原有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能夠讓人們的網絡協作實現去信任化,去中介化,通過技術減少了中間環節,更進一步提高了效率,讓基於互聯網的協作關係再優化。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股票的背後都有組織嚴密的公司,而通證背後是區塊鏈網絡。區塊鏈網絡的開發者可能來自一家公司,也可能是全球各地的程序員組織起來的鬆散組織。為了保證區塊鏈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一些公鏈採取了更去中心化的組織方式,比如DAO,或者通過基金會支持開發者為項目貢獻代碼。如今基礎的公鏈都在逐漸向DAO這樣的組織模式過渡,只有更加民主的治理模式才能讓區塊鏈網絡的發展更加穩健。公司通過生產商品或者提供服務來獲得收入,區塊鏈怎麼盈利呢?人們通過參與和維護區塊鏈網絡來獲得通證收益,我們也可以通過支付通證獲得鏈上服務,正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區塊鏈系統提供技術和服務,通證經濟則實現了系統內的經濟循環,使得通證成為整個閉環中的核心。股票能夠實現資本的分配,但是卻無法直接與終端產品和服務掛鉤,而且公司盈利要以貨幣形式進行結算,離不開貨幣市場的支持,總的來說公司是整個經濟系統的組成部分,而區塊鏈網絡則是自成體系的。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更靈活的通證

股票代表了非常明確的權利,持有普通股的人都是公司的股東,享受分紅權、投票權、優先認購權和剩餘資產分配權。如果持有的是優先股,還能享受優先分配權和優先求償權。作為股東,你其實擁有了整個公司的一小部分,如果把區塊鏈比作一個公司,作為全節點你將擁有整個公司的所有賬本或者數據都儲存,你幾乎擁有了整個公司。通證可以代表區塊鏈網絡中節點的權利,也可以成為項目方股東的權利。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現在很多傳統企業正在嘗試通過鏈改的方式進行融資,尤其對於很多小微企業來說,傳統的股權融資比較困難,資方退出困難,顧慮多,而上市門檻過高,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又不足,發行通證直接融資是不錯的途徑。目前STO的發行方式已經在美國合法化,企業的營收和利潤為通證的價值進行支撐,投資者持有通證就等於持有企業的股票,可享有分紅和投票等權利,也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買賣。發行通證融資在國內尚未合法化,國內的公司也在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比如海南鏈通科技獨創的SPT模式,通過對小微企業進行鏈改,讓企業股權映射到通證上,方便企業融資。實際上,通證不但能完全實現股票的功能,還可以做更多。企業股權映射的通證還能實現產業或者生態內的價值通兌,人們拿著企業發行的通證可以直接購買企業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企業也可以利用通證進行產業鏈資源整合。從這個角度來看,通證是比股票更優質的企業管理和融資解決方案。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化面臨的挑戰


資本市場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歷程,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立體的市場結構,不同的市場面對不同的企業規模和融資需求。比如國內資本市場就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四板市場(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等層次,除了股票外,還有債券、期權、衍生品等等,類型非常豐富,歐美成熟市場更是如此。由於區塊鏈技術自帶去中心化屬性,企業發行的通證流通起來更加自由,多層次的市場結構可能會被打破,進而使得市場風險難以控制,這對監管部門來說是一個挑戰。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監管部門還應對通證流動難以追蹤的問題。通證作為數字資產,如果沒有中心化機構的約束,一旦資產被盜或者出現惡意操縱市場的行為,很難進行追蹤,環簽名技術和匿名交易渠道已經出現,監管方面想要追蹤非常困難。可行的辦法是回滾特定交易,這需要更完善的區塊鏈技術進行支持,否則可能會因道德風險而被濫用。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股票通證化面臨的另一個重要挑戰是如何發行,這同涉及到法律和監管。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理論上每個節點都是對等的,而企業本身是中心化機構,如何發行通證還需要監管進一步明確。企業如果選擇依附於某個公鏈發行通證,那將是最為便利的,融資成本最低,但是公鏈如何監管就成為了一個難題。對於全球的金融監管部門來說,去中心化就意味著無國界,監管難,以至於很多國家對於區塊鏈技術非常謹慎。目前只有美國對STO發行合法化了,而美國的SEC已然肩負起監管公鏈的責任,但就算禁止境內交易所交易某些通證,也無法阻止已經存在的通證進行流通,人們仍然可以輕鬆的連接到境外的交易所或者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比如以太坊升級到2.0版本很可能會被SEC認為是證券,但是以太坊完全沒有必要尋求合規,因為以太坊已經實現了充分的去中心化,節點遍佈全球,SEC管不了那麼寬。對於新項目要發行通證,就不得不看政府監管的臉色,前有臉書的Libra,後有電報的TON。這其實反映出當前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其他地區,針對區塊鏈的法制環境還亟待建設,沒有法制基礎,股票的通證化同樣很難實現。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化的前景


我國目前已經開始全面支持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但是這僅限於技術層面,而不是通證。根據目前政策的傾向,發展無幣區塊鏈或者聯盟鏈技術將是重點。短期可能還看不到通證的應用;不過凡事都有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先發展區塊鏈技術,再發展通證經濟會更有意義,也更容易適應監管。對於股票通證化來說,具備監管可管控的區塊鏈網絡是很有必要的,這需要打造服務金融的聯盟鏈,技術成熟後再將企業接入進來,實現股票的通證化,市場一旦成熟,企業通證就可以進行產業流通,應用場景將被擴展開來。

通證會不會取代股票?


通證的發展與股票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出現的產物,股票的出現讓資本市場不斷推動社會進步,科學技術大發展,資源配置不斷優化;通證的出現則進一步優化了生產關係,讓基於互聯網的協作更加有效直接,讓投資與生產服務相結合,實現了自成體系的價值系統。目前區塊鏈技術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通證經濟的不斷深化,未來配套的監管措施和法制環境將逐漸被建立,股票的通證化將只是時間問題。我們認為未來通證經濟將是大勢所趨,更高效靈活的通證取代股票乃至其他證券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