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ID:xiaojikuaipao2014

在新冠疫情全球升級影響下,最近的股市,變化萬千。

不管是歐美股市的暴漲或暴跌,還是A股“跟不跟”,都讓全球投資者時而膽戰心驚,時而笑逐顏開。

近期,股神沃倫•巴菲特、橡樹資本霍華德•馬克斯等投資大師,在不同場合發表了對新冠疫情與資本市場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巴菲特:

你買的是企業,不是股票

冠狀病毒確實影響了很多行業。

但這些行業也受到關稅、稅收的影響,而且他們最常見的影響來自於競爭對手,以及隨著時間推移導致的供求關係影響。

我一點也不知道,我們的企業在6個月或12個月後會做什麼。

但我確實認為,不僅是我們的企業——大多數美國的企業從現在起的30年或20年後,都會有驚人的增長。

我不認為有任何方法可以預測股票市場從現在起10分鐘、10天或10個月後的走勢。我也很想知道10分鐘後會發生什麼,但這不是我能掌握的。

在我看來,長期是很容易預測的

所以我在做我認為我能做的事情。

所以,幸運的是,我可以得出一個非常堅定的結論,那就是從現在開始的二三十年後,美國商界乃至全世界的商業都會比現在好得多。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企業總是會有起有落。

我們的糖果生意非常好。但它一年有七個月是虧損的。好的事情是聖誕節每年都來。

再比如,我們在航空業務上有一大筆投資,而我聽說有更多的航班被取消等等。有時是由於天氣原因,最近不少是因為冠狀病毒。

但如果你擁有航空公司10年或20年,你知道,這生意就會起起伏伏——有些可能與天氣有關,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原因。

真正的問題是,從現在開始的10年和15年以後,他們會搭載多少乘客?他們的利潤率會是多少?他們的競爭地位會是什麼?但我承認,我還是一直看著這些數字。

你買的是企業,不是股票

除了關於冠狀病毒的新聞之外,我不知道我是否還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我買股票的第一天是1941年3月12日。

不幸的是,我是早上買的。所以當我晚上回家時,我爸爸告訴我,收盤價格下降了2%。

如果你買的是企業——也就是股票,事實上,如果人們說,“我今天買了一家企業”而不是股票,他們會更富有。

因為這給了你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

如果你買了一家企業,你將擁有它10年,20年或30年。真正的問題是,美國企業10年或20年的前景,在過去的24小時或48小時內改變了嗎?

你不會根據今天的頭條新聞來買賣你的企業。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如果它能讓你有機會買你喜歡的東西,而且你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它,那你基本上是幸運的。

忘了市場吧,如果你能夠預測市場,那你甚至不需要看資產負債表。你甚至不需要讀任何報紙。你當然也不能通過聽我的話來預測市場。事實上,你購買的是企業本身。

“麻煩來了,買股票”

麻煩總是會來的。

1942年我買第一支股票時就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比如,“菲律賓很快就會淪陷”、“1949年有各種各樣的麻煩”。

然後2008年金融危機時,我給《紐約時報》寫了一篇文章。

我說:“麻煩來了”。

但我還說:“買股票”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如果你的錢足夠多,那就買股票。你知道,我們就買了一些股票。

當道指下跌700到800點時,我的反應是我喜歡買股票,所以我不希望別人生我的氣。

但是我的確喜歡——如果他們想便宜一點賣給我,我更喜歡。

現在指數大概下降了3%左右。

我不知道我一生中經歷了多少次3%的下跌,但確實有很多次。我想不出有什麼是你不該買的。就這麼多股票,它們會在下週、下個月或明年上漲或下跌。

如果你想擁有美國企業,你現在就有機會以3%的折扣價格買到它。

我不認為這便宜了多少。除非你不得不賣出股票,否則(股價更便宜)怎麼會是壞消息呢?

如果你不需要賣掉它們——我的意思是,今天如果有人會過來為你的房子報價,而且可能今天的報價比他們昨天給你的價格低2%,但是如果你喜歡這個房子,這對你來說真的沒有什麼區別。

事實上,我爸爸過去常給我講故事。

1918年,他14歲。他告訴我在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奧馬哈發生了什麼。那是當時的事。而且,(我相信)流感疫情還會在未來發生。

現在,人們希望得到的是一種通用的疫苗。

但是,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自己的科學顧問是比爾·蓋茨,所以我給他打電話,前幾天我和他談過這件事。他對普遍預防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但是,現在疫苗沒那麼快出來。

但再過10年,這種病毒就不太可能會出現了。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霍華德•馬克斯:

壞消息 + 心理下跌 →價格下跌

市場在2月20-28日七個交易日的下跌代表了非常強的負面反應。

毫無疑問,冠狀病毒是一個大的問題,真正重要的是,是否價格的變動與基本面變壞成比例。

對大多數人,最容易的事情是說:

(a)疫情很危險,

(b)對生意會產生負面影響

(c)迄今導致了激烈反應

(d)我們沒有辦法知道下跌會多大

(e)我們應該賣出避免未來的殺戮

但以上所說的每一條,並不意味著賣出必然是正確的行動。

所有的這些言論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悲觀。

然後,沒有辦法判斷這個悲觀是否合適的、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否過度。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我在備忘錄“躺在沙發上”(On the Couch, 2016年1月)中曾寫到:“在真實的世界,事情一般是在“相當好”和“普普通通”中波動。但在投資的世界裡,觀點經常在“完美無效”和“無可救藥”中搖擺。”

我可以說的是,就在一個月前,大多數人認為宏觀展望一致有利,他們無法想象一個可能的負面催化劑以及真正實現的可能性。而現在無法想象的催化劑就在於此,令人恐懼。

在離開這個話題前,我想要聊一些當前市場反應的矛盾之處。這告訴我不能依賴市場,因為其並不理性:

我們可以說,迄今的股市屠殺是無差別的。比如亞馬遜和Alphabet(谷歌),它們經歷了和整體市場一致的下跌。但肯定的是,它們不依賴於顧客的實際拜訪,相比大多數公司,它們更不容易受病毒的影響。而且亞馬遜這種線上企業,更有可能在當前情況下找到優勢。

不只是股市受創,黃金也是。既然黃金被認為是在混亂時期的最終庇護所,我無法想出任何理由,為什麼黃金與股市在市場修正中同步下跌。

為了安全,人們湧向美國10年期國債,推高其價格,讓回報率跌到1.1%。如果你仔細想想,人們去做一個接下來10年保證年回報率1.1%的投資,這除了說明極端的恐懼外,還能說明什麼?我並非不折不扣的權益類投資信徒,但在這樣的回報率下購買10年期國債,怎麼可能更有道理?

許多投資者似乎用一個非常簡單的關係來思考:壞消息→價格下降。確實我們在過去一週多的時間看到某些這樣的關係。

但我在過去已經說過,這當中有更多的故事。

真正的過程是:壞消息+心理下跌→價格下跌。

我們有壞消息,同時我們有價格的下跌。

但如果心理下跌過度,也許可以說價格因為消息下跌已經過度了,過度程度與心理下跌程度一樣。

好消息是,許多市場參與者寄希望於各國央行和財政部幫忙,將其從任何經濟減速的泥潭中拉出。

這可能是一個買入時機

這些天,人們一直問我是否現在就是買入(the time)的時機。

我的回答是更微妙的:這可能是一個(a time)買入的時機。

我們無法識別一個獨特的買入時間點。比如,我們今天可以確認的唯一一件事是,股票價格的絕對值相比兩週前低了許多。

在接下來幾天、幾周或幾個月裡股市會下跌嗎?

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這個問題完全無法回答。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既然我們無法回答關於病毒的問題,沒有辦法聰明地判斷市場會怎麼做。我們知道的是,市場在上週下跌了13%。

完全沒有根據來得出結論認為股市在接下來的幾週會再下跌13%——或者他們會有一個相似的漲幅,因為這個答案很大取決於投資者心理的變化。

取而代之的,聰明的投資必須基於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

換句話說,不是“是否會繼續下跌?”。

而是“迄今為止的下跌是否使得股票定價合理;或者基於基本面來說他們定價過高;或者他們已經變得便宜?”

我絕不懷疑,評估相對於價值的價格依然是長期投資最可靠的方法。

我想我們確實知道的是,這個冠狀病毒不是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重演。更確切地說,這是和流感一樣又一個季節性疾病,流感多年來一直存在,我們也開發了疫苗,學習到如何應對。流感每年導致3萬-6萬美國人死亡,這很可怕,但這與一個無法管理的瘟疫非常不同。

在我看來,冠狀病毒不太可能從基本上永久改變我們已知的生活,讓未來的世界無法辨認,大量毀滅商業或使得對其估值變得不可能。(是的,這是一個猜測:我們必須做一些猜測。)

原先的美股可能稍微高估

美國股市上週下跌了約13%。這是很大的下跌。

很難相信美國的商業世界——以及它在未來會產生的現金流——相比2月19日,其價值減少了13%。

這句話並不是說現在的市場是低估了。我覺得美股在兩週前是稍微高估的。

這意味著,我覺得今天,即使商業短期前景有所削弱,估值更接近合理估值,但不必然是非常便宜。

買,賣或者持有?

暴漲暴跌!這些大佬怎麼看疫情與經濟?


我認為買一些是沒問題的,因為東西變得相對更便宜了。但沒有合理的理由花光你所有的現金,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未來事件會變得多負面。

我會做的事情是,弄清楚我希望在市場底部的時候投資了多少錢——不管是在什麼時候——然後在今天花掉一部分。

股票可能反轉,一路向上,你會高興你已經買了一些。或者它們可能繼續下跌,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有錢(希望還有膽子)買入更多。

但沒有人可以告訴你,現在就是明確的買入時機。

沒有人知道(nobody knows)。

【聲 明】

所載內容部分來源互聯網等公開渠道,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並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

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金融市場再怎麼變化,經濟形勢再怎麼動盪,都是宏觀視角下的敘述。作為一個微觀個體,認真學習、持續積累、獨立思考、始終覺察,生活就一定不會過得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