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WeLink讓老師真真正正過了一把“網紅癮”

17年前,一場“非典”席捲了整個北京城,讓整座城市都被籠罩在了疾病的黑暗之中,雖然最終我們打贏了那場疫情“攻堅戰”,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筆者印象很深,當時還是學生的我由於學校放假,開學時間一直遙遙無期,而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也不得不放在電視上去統一進行。


空中課堂的概念也正是在那個時候盛行開來。印象很深,當時的空中課堂教學形式簡單、直接,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召集市內眾多學校的教師集中進行課程的講解錄製,而後根據排期時間在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頻道進行統一播放。


華為WeLink讓老師真真正正過了一把“網紅癮”


說實話,當時的親身經歷,在整個疫情過程當中所進行的授課過程對於筆者自身的興趣激發和功課完成效率並沒有起到百分之百的效果和作用。回過頭去究其原因很簡單。


首先,授課老師只是採取錄播的形式以類似“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把知識點傳達給學生,對於日常對知識點掌握能力強的那些同學來講,或許可以起到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像那些對新知識點領會慢的學生來講,過去那種空中課堂的教學模式並沒有起到更有針對性的效果。


此外,不可否認,當時國家的信息化水平和今天無法相提並論,對於教育信息化程度來說就顯得更加捉襟見肘,在當時的疫情面前,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對大眾學生知識點的大範圍教學與普及或許是那個時間點的當務之急。


華為WeLink讓老師真真正正過了一把“網紅癮”


由此可見,對於行業應用而言,信息化改造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非常重要,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不同科目的知識從理解的角度、掌握的程度和運用的能力都各不相同,在教育行業信息化升級的過程當中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更有助於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掌握能力。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教育時期,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保證教學質量不下降,同時還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


教育信息化與疫情應對


我們都知道,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正影響著全球多個國家,對人們日常的正常生產、生活以及工作、教育等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很多地區的學校和企業紛紛停工停學。在這樣一個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當前,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解決所遇到的上述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企業思考的問題。


就像17年前誕生的空中課堂那樣,其目的正是為了解決疫情期間學生停課不停學問題的,伴隨著當今雲計算、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興起與融合,帶動了教育數字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面對疫情,過去我們可能沒有強大的雲平臺服務能力,也沒有大帶寬,這些問題當下都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線直播、在線點播、視頻會議、遠程教學等等都成為了疫情停課期間學生學習知識最靠譜的途徑。


步入到教育信息化2.0時代之後,國家也提出要在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也就是說教學應用要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要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得到提高。


華為WeLink讓老師真真正正過了一把“網紅癮”


在面對疫情肆虐的時間段當中,教育行業通過不斷建設的“互聯網+教育”大平臺的服務和應用能力使得整體教育質量穩步提升,並且針對每個學生在停課期間的實際情況和個人不同因素進行個性化的教育,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國家發展,教育先行。教育教學過程長遠來說必須要以學生的職業發展作為導向,從這點上來看,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沒有疫情的時候,單純憑藉學校等教育機構一方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校企合作的方式才是人才培養整體戰略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徑。


以信息化的方式促使疫情期間學生“停課不停學”,必須依靠一個強大的雲平臺以及一整套全面的在線教育解決方案去做支撐。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華為雲WeLink首當其衝,成為疫情期間踐行教育信息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WeLink讓老師成了“網紅”


眾所周知,華為作為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和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在底層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計算能力以及解決方案實施的能力等多方面都具有很全面的競爭力,通過結合華為雲優質、安全、穩定、可靠的場景化應用,讓整體教育過程變得更加靈活、高效。


不論是高校、教育廳局、中小學校還是培訓機構,在疫情期間華為WeLink通過聯手像拓維教育這樣的知名教育機構,推出了華為雲WeLink+拓維區域學習中心解決方案,幫助在疫情期間的學校和學生真正實現“停課不停學”。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簡單的線上教學背後對於雲計算平臺的穩定性、業務彈性、靈活部署等方面均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疫情期間,不管是線上直播還是線上點播等教育教學過程,由於學生上課時間相對集中,對雲計算平臺提出了彈性資源快速、大量、自動化部署等方面的高要求,通過與拓維教育的戰略合作,華為雲WeLink聯手拓維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站式的雲計算基礎資源。


華為WeLink讓老師真真正正過了一把“網紅癮”


在華為看來,把簡單留給用戶,把複雜留給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疫情期間,華為雲“隨時學”教育解決方案攜手了業界眾多合作伙伴,發揮各自的不同優勢,為“停課不停學”保駕護航。


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很多學生家長對此深感青睞。有的家長表示,原本內向的孩子,過去在課堂中很少與老師進行互動和交流,在疫情期間的網上學習過程當中,讓孩子與老師之間搭建起了以網絡技術作為橋樑的溝通模式,孩子變得大膽開朗,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也變得多了起來,老師真的變成了“網紅”。


在筆者看來,華為與拓維教育之間的合作只是華為在推動教育信息化過程當中的一個縮影,依託自身的底層技術優勢和強大的雲平臺服務能力,WeLink把技術、應用和生態進行了很好的有機結合,華為雲通過提供安全穩定的基礎雲服務和領先的音視頻、AI等PaaS平臺能力,讓教、學、人、校、AI等場景化解決方案進行了很好地融合。


華為基於自身強大的平臺和技術能力通過聯手鯤鵬生態當中諸如像拓維教育在內的眾多合作伙伴,為用戶提供端管雲芯安全方案,保障疫情期間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和老師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


與數字化轉型趨勢並駕齊驅


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正在席捲很多的行業,對於教育行業同樣也不例外,通過把團隊、業務、設備和知識四方面進行全聯接是華為雲在教育產業當中的核心戰略和優勢。


通過多維協作去提升師生的協同效率,以開放的生態合作縮短整個開發流程從而降低用戶的整體IT成本,讓教育行業的用戶把注意力和重心真正放在知識的傳遞上,助力沉澱組織智慧。


WeLink基於華為雲強大的平臺和計算優勢,將多場景化的應用進行有機的結合,並通過生態合作的方式把能量進行很好地輸出,做ICT的“黑土地”,幫助更多教育行業機構和用戶提升體驗,創造變革。


消息、統一認證、通訊錄、音視頻通話、雲盤、智能收件箱、多媒體會議、小程序平臺等等豐富的應用組成了WeLink的業務中臺,通過華為自身強大、全面的終端設備對外輸出“芯-端-管-雲”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在持續聯接業務的同時更保證了教育信息化變革過程當中所需要的智能和高效辦公。


華為WeLink讓老師真真正正過了一把“網紅癮”


疫情就是命令!實現“停課不停學”一方面內容是保障老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雙向溝通,同時對於學校以及教育機構來說,保證其正常運行,高效協同辦公也同樣重要,二者相輔相成。WeLink所提供的跨區域教學和科研協同,正是順應了教育機構在疫情期間的這一關鍵訴求。雲上+雲下的WeLink+EC模式視頻會議協同模式切實保障了在停課期間學校等教育機構的正常運轉。


WeLink正是充分利用了華為混合性技術優勢的產物,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通過開放的心態和戰略聯合了教育行業眾多合作伙伴,此次華為與拓維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讓學校老師成了“網紅”這雖然是一個玩笑,但是也從側面印證了教育信息化為傳統教育產業送去了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思路。


顯而易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當中迅速搶佔雲服務、協同辦公等細分領域的機會窗口,WeLink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