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首映收穫1300萬用戶,線上觀影時代已然來臨?


歡喜首映收穫1300萬用戶,線上觀影時代已然來臨?

今年春節,電影《囧媽》聯合字節跳動宣佈於大年初一在頭條系平臺免費播出的消息引爆了網絡,這是首次春節檔電影的在線免費首播。

然而,同樣是在宣佈網絡免費首播的當天,《囧媽》也收到了部分業內人士發表的對其網絡首播的聲明,稱它“給全國影院帶來重大損失”,甚至提出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抵制。不過,不少網友們卻對《囧媽》免費首播的行為表示了聲援。最終,伴隨著網絡上不斷的爭議,《囧媽》登錄了歡喜首映APP以及頭條系平臺,並收穫了6.0的豆瓣評分。

3月5日,歡喜傳媒公佈了《囧媽》網絡首播後的業績表現。截至目前,歡喜首映平臺的付費用戶已累積超過200萬,歡喜首映APP的下載次數已超過1100萬,2020年1月及2月活躍用戶合共超過1300萬。

可以看出,歡喜傳媒最先打破常規,讓旗下的賀歲片《囧媽》通過字節跳動進行網絡首播的做法,最終實現了多方收益。然而,這是否代表著線上觀影時代已然來臨了呢?


字節跳動與歡喜傳媒的“電影變革”

對於傳統影院而言,這個春節註定具有深刻意義。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全國絕大部分的影院選擇在“春節檔”這個傳統的熱門檔期關門停業。然而,更加挑動影視行業敏感神經的,則是《囧媽》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和歡喜首映APP上的免費首映。

這場字節跳動和歡喜傳媒的合作,繞開了傳統院線影院,臨時改為網絡在線首播並且免費,意味著現行的電影公映窗口期被擊碎。這種挑戰影院與其他放映終端之間隱形競爭關係的行為,對於線下的傳統影院而言,顯然是無法接受的。

不過,對於歡喜傳媒和頭條系平臺而言,這次合作可謂是“名利雙收”。

讓《囧媽》在網絡首播,歡喜傳媒不僅避免了疫情對於電影票房的影響,收穫了字節跳動直接給予的6.3億真金白銀。同時,歡喜傳媒還受到了網友極大讚揚,甚至被冠以電影行業“變革者”的名號,網絡口碑大漲,歡喜傳媒APP的活躍人數和付費用戶,得到了快速增長,股價也是在網絡首映後直線拉昇。

對於頭條系平臺而言,這部春節檔大片的影響力,為其春節流量爭霸賽注入了有力的籌碼。藉助這次與歡喜傳媒的合作,字節跳動不只收穫的是一部《囧媽》,未來歡喜出品的更多電影、劇集的獨播權也將被納入囊中,為其在長視頻內容上的佈局增加了更大的注碼。

此外,通過合作推廣的方式,春節期間,作為主要載體的西瓜視頻成功在春節這幾天內衝上免費應用總榜第一,而抖音1月的日活用戶數,也超過了4億。

甚至有不少人發現,在疫情期間,無論是長視頻還是短視頻,用戶的觀看行為都更加積極,打開頻次更高,且觀看類型更豐富,甚至用戶的付費行為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作為一個“變革者”,字節跳動跟歡喜傳媒的合作,讓人們產生了一種設想,在未來很有可能產生一種模式:看電影電影不一定非要去傳統的電影院,可能花費很低的價格在家裡或者公司裡也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效果。

不少人甚至大膽預言:線上電影時代已然來臨?


“線上觀影”背後的現實問題

儘管不少人對可能到來的“線上觀影”時代表示歡迎,然而,擺在字節跳動和歡喜傳媒後面的,仍然有著實實在在的現實問題。

嚴格意義上講,《囧媽》並不是春節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回到2019年的春節檔,當時仍在電影院放映的《瘋狂外星人》,也在還未下架之前的3月7日選擇了率先“上網”,登陸歡喜首映,單片售價9.9元,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時上映。

然而,之後線上電影模式的話題就變得鮮有人提起。

最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無論線上觀影如何努力,也很難達到線下影院所擁有的沉浸氛圍、專業設備那樣的觀影體驗。這也是不少人認為線上電影似乎永遠不可替代線下觀影的最大理由。

另一方面,線上電影的更大問題,則是盈利問題。

《囧媽》選擇從線下撤檔轉為線上,並不只是一時興起,而是線下電影面臨著的嚴峻競爭形勢。根據國家電影局公佈的數據,2019 年中國電影總票房 642.66 億元,不及650億元預期,同比增長5.4%,為近三年最低。

可以說,當前線下影院票房呈現著逐漸疲軟的形式。但在另一方面,國內影院熒屏數量還在增加。根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全國新增銀幕共9708塊,銀幕總數達到了69787塊,較 2018 年增幅達到14.7%。換言之,在整體票房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多一塊熒屏就代表著上座率的下滑。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院線上座率已從17.4%連續下滑至11.1%。

線下電影存在盈利困境,那線上電影就會好一點嗎?很顯然不是的。

根據《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網絡視頻用戶目前已達7.25億。然而,即便是全國三分之一的網絡用戶都買了價值100的年費會員,加起來的也僅為240億。另外,除開渠道以及網劇、綜藝的分成,最後屬於網絡電影的收入,也預估不到100億。

目前而言,字節跳動和歡喜傳媒的合作,更像是賠錢賺吆喝,為的是給自己的平臺帶來關注度和流量。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疫情結束,用戶在視頻平臺上的消費趨勢將會回落,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留住新用戶和保持用戶高粘性並獲得贏利,將成為視頻平臺面臨的更大挑戰。


電影行業的“新零售”

儘管當前電影行業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存在諸多困境,但是對於電影行業而言,這的確是一個需要變革的時代。

對於線下電影而言,如今很多人去看電影,其實並不僅僅是看電影,而是一個連成串的商場消費一日行或半日行,電影則剛好處於這個消費鏈條的核心而已。所以現代電影的支撐,實際上是作為現代商場生態的一個生態位存在的。

然而,隨著人口覆蓋紅利逐漸達到頂端,線下影院的屏幕數量如果繼續增加,也就意味著空置率就會大幅度增加。而隨著如今移動互聯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對於視頻的觀看模式也呈現碎片化、短包袱化、可以斷開無縫接的趨勢發展。

當前,商場生態也在發生轉變,從以前的以朋友聚會為主的桌遊、密室這種簡單的生態,正在升級為更加輕鬆更加碎片化的互動生態,甚至融入陌生人社交,而電影的比重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在未來,儘管線上電影無法完全替代線下影院,但必將成為線下影院的一種補充,或者說成為線下影院的“新零售”模式。

對於以前而言,很多相對小眾的藝術電影,在院線上映後,很難獲得客觀的排片,但是如果在下映後快速進入視頻網站,可以藉著此前的熱度,獲得更多關注。對於線上平臺而言,購買一些相對小眾電影的版權,也具有相當高的投入產出比。

同時,線上電影也可能為線下電影提供更多多新的玩法比如說:純網播電影,電影院可以選擇和網播同步播,也可以相隔幾天播出;可以通過網播進行點映獲取口碑,推動院線排片更量化更精細化;又或者網播電影可以提供加長版或者導演剪輯版,甚至可能出現互動劇形式,實現線上線下不同結局的玩法……

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必然牽動原有商業模式下的利益方。正如同2012年電商興起之後,儘管線下商場曾一度受到衝擊,但是也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在發展數年之後,線上線下,人、貨、場,已經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囧媽》的線上免費首映,對電影行業最有意義的討論,就是它意味著未來的電影行業,將不再只是有一種發展方向。

從這個角度而言,字節跳動和歡喜傳媒合作,則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