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東關寨


閱讀東關寨

東關寨,“清代古城堡式建築的代表”

東關寨像一本發黃的線裝書,古老而厚重。沒去過東關寨,就如同無緣打開書的扉頁,去過東關寨的人,但如果不精研細讀,也難知書裡隱藏怎樣的秘密與精彩。

春天是閱讀最美的季節。暮春驟雨初歇,當即與文友們一同去探訪東關寨。趨步緩行於阡陌小道,古寨就在雲霧輕繞的前方,猶如夢中水墨時隱時現,滋生著曠達的詩意,其恢宏的氣勢與超然,盡顯蒼茫風韻,彷彿處處藏著精靈,輕輕觸碰,便會有故事抖落……

傳說有個窮困潦倒的少年何氏,在地主舅舅家做幫工,其舅擁有大片山林農田。有一天,少年跟隨舅舅上山伐木,見滿山遍野的杉木,便對舅舅說:“這麼多的杉木,我將來建房造屋時能否給我一些?”舅舅聽後大笑:“外甥何時能建房造屋,所需杉木全由舅舅我供給。”外甥說:“一言為定?”“當然說話算數。”後來,這位何氏在犁地時,發現一窖白銀,立馬找舅舅兌現諾言。這位東關寨何氏始祖,便把七里八鄉的能工巧匠請來,僱來風水先生。數十名木匠和石匠、上百名幫工,花了兩年時間,才把這座氣勢恢宏的民居建好,取名“東關寨”。

閱讀東關寨

俯瞰古寨

東關寨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坐東向西,依山就勢,青山圍護。這座至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曆史的龐大建築,堅固如初,氣宇軒昂,猶如一位慈祥而遒勁的老者,默默地注視著流年似水的每一次日出日落,環抱著世代家族的繁衍生息。

走進古寨是要用心來度量的。每一個腳步的迴響,彷彿是一種心靈的私語,又彷彿是在和一個智者對話。在足跡與足跡的交疊中,在無限倘佯和深情對眸中,我們一步步穿越時空,飛到想象中的遠古,然後,又重新從那蒼茫的古代飛回,一點點找尋歷史的痕跡,在一種神秘、凝重而幽靜的氣息裡,走向一個智者精心構築的生活迷宮。歷經曠世滄桑,東關寨內的木構部件雖然殘舊,但是整體結構卻依然基本完好,不禁慨嘆當時寨民和工匠的獨具匠心。

“聚族而居高壁壘,安然世外歷春秋。”據史料介紹,東關寨是當年何氏家族為防禦土匪而興建的古堡式民居建築。山寨氣勢雄偉,寬55米,深76米。寨牆基座和牆體下部均用岩石壘砌而成,高10米許。石牆之上為土築哨廊,寬兩米多,可供跑馬巡邏。哨廊外牆有眾多小孔,何姓老人說這是當時供瞭望射擊用的“槍眼”。寨前臺地以岩石為邊為階,自南向北拾階而上,折東便進入寨門。寨門為石樞木板門,用重陽木製成,外表雖拙樸,內裡卻元素豐富,泛著歲月積澱的光潤。仔細觀察,發現門頂設有出水洞,可防火攻。

山寨為土木結構,分上下兩層,共99間,被譽為“清代古城堡式建築的代表”。寨內房屋分若干小單元,並以防火牆和火道隔離,各進之間還隔以高牆。歸根結底,東關寨最突出的功能在於防禦。在當時動亂不止世事未料的社會背景下,東關寨的防禦功能讓人驚歎不已。防禦、反攻、救助等各個環節都設計得極為精妙。只要大門緊閉,任憑外敵火攻炮打、箭射槍鳴,也只能望寨興嘆而敗興而去。

“歲月荏苒,起止在何方?寨裡春秋寨外羨,回首望,幾滄桑。”土寨裡的人們也許並不知道,當年何氏家族在偏僻的山區苦心營建家園時,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接下來才是家族的團結與繁華富足的夢想。專家考證認為,東關寨是一座典型的家族聚居式古民居。寨內成員聚居場所雖規制嚴謹,主從有序,但寨內左鄰右舍卻能比肩團聚,其樂融融。聚族而居的歡樂祥和飄蕩在空曠大院、廊道之間,伴隨著日出月落,光影重疊,風雨飄灑。他們習慣了坐在邊廊上閒聊,把一聲聲農家話語和許許多多的典故軼事,繚繞成古寨裡淡淡的炊煙,任憑熟稔的馨香,徜徉在寨子裡每一息古老的空氣裡。

閱讀東關寨

東關寨古民居

這裡古風儼然。從“婚嫁喪葬”、大小節氣中足以窺見寨上濃郁深厚的民族風情,諸如古樸而悠遠的“哭嫁歌”婉轉動情,淒涼而沉鬱的“訴喪語”給人以無盡的幽思,樸實而清脆的山歌餘音迴盪……

我迷戀這樣原生態的生活,儘管這段歷史與我們隔著幾百年的時光,曾經的年代已經遠去,曾經的人也早已化作了一抔泥土,而依然存在的是圖像風華的記錄。然而,面對那一段段記憶裡的往事,哪怕再不清晰,也會有一種源自內心的感動。

終於有一天,古寨的神秘引來了無數的驚奇,外界的人們紛至沓來。他們總會頻頻舉起相機,忘情於這片遠離塵囂的牧歌詩意,總是讓那些渴望親近它的人,領受到大自然與靈魂的某種默契。

我們靜靜地觀賞著古寨留存的風姿,用微顫顫的心靈之手深情地撫摸著這一切,眼前的一切似乎也向我們漸漸敞開了心扉:日月晨昏,光輝輪迴。巍巍的古寨縱然滄桑老去,風骨卻依然如昨,依然 不斷散發著質樸而神秘的光芒,生生不息,歷久彌鮮,宛如一幅生機勃勃的風情畫卷,成為世人心頭雋永的回憶,永遠停駐在人們的心間!

閱讀東關寨

東關寨鄉村文化旅遊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