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疏導服務 為學生戴上心靈“口罩”

齊齊哈爾新聞網3月12日訊(宋家興)目前,我市中小學已全面開啟線上“開學”。不過受到疫情的影響,部分學生產生了焦慮和煩躁的情緒。對此,我市各中小學及時推出了線上心理疏導服務,通過不同方式,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為他們戴上心靈“口罩”。

開設心理健康課

為孩子心理減壓

“線上開課之後,學校安排每週有一節線上心理輔導課,老師在線指導孩子緩解心理焦慮、減少壓力的有效方法。”第三中學教師萬春豔是常年心理諮詢志願者。在疫情期間,她幫助不少市民進行心理疏導。她告訴記者,初一初二的孩子,活潑是他們的天性,以往能夠通過運動等方式進行釋放,如今長時間圈在家中,心裡會產生無聊、焦躁。對此,學校在為孩子開設心理健康課的同時,通過做心理健康操、減壓呼吸法等方式進行,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

線上開課後,在找萬春豔諮詢的人中,不僅有學生還有很多是“壓著火”的家長。許多孩子步入初中之後,都進入了叛逆期,以往他們多數時間在學校度過,和父母一起的時間較少,親子矛盾沒有顯現。如今長時間在家,這種矛盾集中暴發出來。為了讓孩子不受到影響,第三中學通過家委會,推送視頻和文章,首先讓家長自己控制調節情緒,不傳染給孩子,並引導家長調節情緒,科學陪伴孩子。

對一線人員子女

開展全方位呵護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既是公共衛生事件,也是重大社會應激事件,對於身心發育不完備的小學生會造成一定的心理衝擊。永安小學開展心理輔導課的同時,還成立由孩子們組成的線上小組,不定期地組織他們見見面、聊聊天,營造良好的氛圍,愉悅心情。此外,還以班主任為核心,學科老師、心理老師成立暖心小分隊,採取多對一的形式,對於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公安幹警以及參加社區排查防護、參與防控疫情工作人員在校就讀子女開展全方位的呵護。

“相比其他年級,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多數來源於學習方面的壓力,尤其是高三的學生更為明顯,個別孩子甚至晚上睡不好覺。”實驗中學高三班主任範寧表示,線上“開學”後,一部分高中生在線下課堂如魚得水,但是到了線上卻不適應,因為不能和老師面對面,看不到自己是什麼狀態,害怕上學之後跟不上進度,產生了焦慮的心理。他們期盼著開學,想要回歸之前的學習狀態。

“還有一部分長期工作在防疫一線的父母,因為長期回不了家,孩子因為孤獨,心裡產生了負面的情緒。”範寧表示,對待這樣的孩子,班主任在進行作業的查改之餘,每天都與孩子溝通聊天,詢問生活情況,幫著孩子度過孤獨的日子。

成立心理諮詢團隊

時時關注孩子心理問題

對於學生的心理問題,實驗中學組織學校心理教師,圍繞緩解情緒,保持理性,克服拖延焦慮等心理現狀做了三期心理疏導課程,並開展了四期心理疏導,以視頻的形式要求孩子和家長一同觀看。同時,學校組織有心理諮詢師資格的20名教師成立團隊,和班科任小組一同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同時也教育孩子的家長,要求家長不能傳遞負面情緒,樹立正面心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為了提供心理支持服務工作,更好地保障我市廣大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市教育局結合我市中小學校實際,出臺了《中小學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全市成立了市、縣(市)區、校三級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聘請心理專家坐鎮指導,組建專家指導組,專家成員聯繫方式面向全市師生公佈,定期推介有關師生心理危機干預和疏導的各類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心理輔導、生活困惑解答、個體心理疏導等。截至目前,專家組推薦各類視頻、講座、科普文章、課程資源超過百部,有效指導了全市師生科學防控,提高心理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