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不管人性多醜多惡

愛是救贖,是永恆之道


01.


關正文。


或許,這個名字很多人還是感到陌生,但他的作品相信你有所耳聞甚至鍾愛不已。


2013年,關正文製作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二年,他又推出《中國成語大會》。這兩個本不讓人看好以為是小眾的節目,都火的一塌糊塗。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它讓人們的目光重回到提筆就忘的漢字上,重新發現本民族文化裡那些美好的東西。至今,人們說起“國民文化節目”,這兩檔一定會在名單之內。


2016年,《見字如面》問世,豆瓣評分8.9分,許多人說,這是娛樂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清簡雅緻的舞臺,一個人,一封信,不,哪裡只是一封信。入情深處,讀信的人都不覺穿越了時空,歡喜亦或悲憤,嘆息亦或眼淚,都化身成了寫信的那個人,只為誠意傾訴。


聽信的人也不只是在聽信,是回望一段歷史的崖間浪裡,是跟著去品味一個人的心,一個人一生的悲喜交集。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毒Sir說,在一百檔歡聲笑語、插科打諢的國產綜藝中,只有一個《見字如面》。


可是,這一切都不過是為《一本好書》做鋪墊。


關正文一直痛惜在這個喧囂時代國人尤其年輕人讀書之少。很多年之前,還是一名年輕編輯的時候,他就希望在無窮焦慮和慾望中奔勞的人們,能夠多些沉靜時刻拿起一本書,在塵封的歷史與豐富的人性之窗中,去審視和思考,並擁有那亙古總該有的純淨與感動。


當他成為導演,他更一意執念: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總要有人做一些深刻的東西,能被記住,能打動人,能雋永而長久地存在著。


他說:我比較傾向於把我們的節目叫做內容價值類節目。


內容價值的核心是提供新鮮認知,滋養自己的生命。而這種新鮮認知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淺娛樂就是肌膚之親,感受和思考則更像是愛情。後者比前者快樂的多。


在他眼裡,能夠更好更完全地承載這種宏願的,就是有一檔節目,能夠引領人們好好去讀一本書,一本好書。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用心去打動心。


可是,能嗎?


02.


它有它的方式。


11本書,節目設計了11種不同舞美,還原11本書中的經典場景。


節目是在一個環形沉浸式舞臺上,以舞臺戲劇、片段朗讀、影像圖文插播等手段,對原著內容最大限度的忠誠和趣味體現,節目裡出現的演員,都是表演經驗豐富的戲骨:王洛勇、潘虹、趙立新、王勁松、喻恩泰、海一天……


同時,還穿插著文化名流諸如許子東、吳伯凡、史航等人的品讀,他們的真誠感悟和獨闢新徑的見解,也讓我們常常有豁然之感。。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第一季好評如潮,各種獎項拿到手軟。


此時這正值第二季,更見純青雋永。


比如:《紅字》。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這是1692年,波士頓的塞勒姆小鎮,清教徒們從遙遠的英格拉而來,為了尋找一個沒有邪惡的純淨之地,大家都希望這是一個虔誠的高尚的理想之地。


然而一個女人讓它蒙羞了。


年輕美麗的女主人公普瑞蘭生下了一個女嬰,但是這個孩子,不是她丈夫的。


按照當時的法律,她被戴上標誌“通姦”的紅色A字在絞刑架下示眾。但人們餘恨不消,因為這個“淫蕩的有汙跡的女人”還拒不說出“姦夫”的名字。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可想而知,迎接她的是什麼。


“只有女人才懂得女人的可恨,這種賤貨就應該交給我們女人來收拾。”


“就是因為有這種妖精,男人的心才野了的。”


“就應該把她的衣服扒光了遊街,讓她知道寒磣。”


“你看她平時看著像個好人似得,誰知道是這種爛貨。看他勾搭男人的樣子,就該絞死她。”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都是很熟悉很暴力的語句,不是嗎?可是,抨擊這樣的醜行,不該發狠嗎?


品讀嘉賓史航講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茶館》原來非常好,後來是青年演員在演,其中有一個父親賣女兒的情節,他們飾演的茶客表現很同情的感覺,於是之非常著急,說你們錯了,這麼演可不對,所有人看到父親賣女兒,大家都像過節一樣高興,為什麼,我再窮,我可沒有賣女兒。回家能跟老婆孩子說好幾天,我見過賣女兒的。因為我見過這麼一個low的人,這麼深淵中一個靈魂。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所以普瑞蘭出現在監獄的那一刻是所有人的高光時刻,他們都恨不得和她合影,比剪刀手。”


大家為什麼要這麼狠做這一切?史航接著剖析:就是我要證明我的道德,和不道德的人劃清界限。


史航和吳伯凡接著討論:


其實大家心有有各種各樣的罪惡感,只是沒有被發現。但是這個時候出現了這麼一個人,大家首先有這麼一種僥倖,好在這次不是我,而且通過對她的鄙視,來給別人給自己一種道德高尚的姿態。所以所有的人,心懷罪惡感越深的人,越容易表現出這種道德感來。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他其實就是上一個保險,我當初可是和她劃清界限了。踹倒在地,你看有我的鞋印。


吳伯凡還加上了一句更犀利的:


所有的群眾裡面,經常是越沒有安全感,越處於各種偽善漩渦中間的群眾,越容易有這樣的道德感。


這些話再三默讀,不知道你會不會也越發心裡凜然?


是這樣的嗎?很多時候,代表正義的那一方,越來越顯示出他們邪惡的那一面?


在民眾的狂歡中,在比烙鐵還要灼痛的鄙視目光中,罪人普瑞蘭挺過來了,胸前的“A”也由“通姦”變成了另外的含義。


這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救贖之路,她掙一點錢,就無私地接濟所有窮困的人,但那幫人接過錢就衝她吐口水、罵她;


瘟疫流行的時候,那些所謂道德高尚的人在畏縮,她卻奮不顧身地去搶救病人....


無論怎樣的凌辱,她都是以一種非常善意的姿態,絕不怨恨,不對著來,即使人們的眼光裡多了一層善意,她也總極其謙卑的低眉垂頭,這樣的恆久忍耐,漸漸,漸漸,人心慢慢地開始軟化,她胸前的“A”變成了“Able”,最後,它成了“Angel”。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然而,就像史航說的。普瑞蘭是一個做了大錯事的人,以後也不見得有人瞧得起,這樣的人很難代入。大家遠遠看著,我們很難輕率地概括它什麼,但是隻有一句話,就是:這個人她不可能跟我們毫無關係。


是的,不會毫無關係。


然而,這也並不只是一個關於救贖和感化的故事。


03.


“姦夫”丁梅斯。


他是牧師,是站在講壇上仰著臉,替人們和上帝說話的人,他把手放在孩子頭上,為出生而洗禮,也把手放在臨終的老人手上,為告別而祈禱,人們以為他走過的路都泛著光,以為跟著他就能去天堂。


人們愛他,崇仰他,他有著大好的前程。


然而,這一切是他的榮耀光環,也是他的捆綁,他看著普瑞蘭飽受痛苦和羞辱,卻沒有力量和他一起站在絞刑架下,他親耳聽著別人罵他的孩子是野種,卻沒有勇氣擁抱他這骨中的骨,血中的血。


怯懦,畏縮,不是嗎?或者用更重一點的:渣男?


可是,沒這麼簡單,在普瑞蘭一步步走向光明的時候,他卻一步步走向了更痛苦的深淵。


站在審判席上,他履行職責對普瑞蘭說:


“我請你說出那個和你一起犯下罪孽的人的名字。


上天讓你承受了公開的恥辱,這杯苦酒,他恐怕是沒有勇氣自己端起來。


你不該給他逃避的機會,儘管這樣一來,他將從高尚的人群中走出來。同你一起站在這恥辱的絞架上,但是請你相信我,對他任何的仁慈和憐憫。都只能使他陷入更深的苦難,他的一生都將會在對罪惡的隱瞞當中煎熬。


他所有的善良也將全部是虛偽。”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史航在點評時說:他說的每一句都是在誅自己的心,都是瞄準自己扣扳機。


他好像是在完成自己的職責,但有一些職責,它本身就是能夠刺穿你心臟和靈魂的東西。


他拼命工作,履行聖職,他所做的善事、義事,他超凡的宗教見解,都受到人們熱烈真摯的追捧,然而他卻生不如死,普瑞蘭的“A”繡在胸襟,他的“A”烙在心口。


他鄙視自己:


“我徹頭徹尾是個騙子,是個無賴,一團不折不扣,令人噁心的爛泥。一個你們根本想象不到的邪惡的人。


我越是這麼說,你們越以為我是嚴以律己的聖徒,聖徒,那只是我被掏空了的影子。真實的我,卻只能在這個小鎮的黑夜中游蕩。


說還是不說,這個問題,早已纏繞我打成了死結。累得我無法呼吸。


即使沒有空無一人,我還是覺得所有人都在盯著我,盯著我胸口的紅字,這個紅字一直在咬著我的肉體,咬著我的心。一邊咬,一邊不停地放毒。”


就像說陳曉楠和吳伯凡說的:他是一個無法面對,又無法放過自己的人,所以其實他每天在被行刑。


行刑的人是他自己,刑具是普瑞蘭。普瑞蘭每天苦撐是為了他,是每天往傷口上灑的鹽。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你對我做的所有的保護和犧牲,都是對我更深的刑罰,因為我知道什麼叫羞恥。”


他渴望痛苦的生命早日結束,渴望“我就沒有想過像你說的那樣,把秘密帶到墳墓裡去,我最後的日子一定會把它說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只有萬分的歡樂。”


這些,上天也都一一成全了。


那麼,他還是罪人嗎?若不是,那他是無辜的嗎?他不該受到懲罰嗎?


我沒有答案。


只是,在舞臺上,丁梅斯牧師的自白讓我莫名感動:


如果你研究過《聖經》,你就會知道,把人隱秘的思想和行為說出來,只是為了增加我們對人性的認識,是為了讓我們能夠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地為了懲罰。


04.


丈夫羅傑呢?


他本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學者,但當他受了傷害,仇恨就吞噬了他的心,他發誓要讓丁梅斯的痛苦和他的罪惡最大化,他讀過的書,也都用來滴他復仇心靈的毒汁了。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他以醫治丁梅斯牧師的病痛為名,形影不離地跟隨他,盯著他,搜索他的思想,蹂躪他的內心,折磨他的生命,讓他的靈魂發顫,讓他生不如死。


就像丁梅斯像他呼喊的:你是誰?你是上帝和受難者之間的劫匪嗎?


他一步步走向陰暗、瘋狂和邪惡。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然而,他又不值得同情嗎?


他有他的天真,他以為女人嫁給他是因為愛他,他知道是他的醜陋配不上她的美麗,就如枯枝配上不嫩芽。


但他以為他的思想,他的學識可以給他們帶來和諧,帶來平衡,帶來寬容。


可是當他被印第安人擄去,歷經波折艱辛,帶著對妻子的苦苦思念重返故地時,羅傑卻發現等待他的是幻滅和恥辱。


最後,他的復仇看似得逞了,他的死對頭在他面前受著無窮無盡的煎熬,然而,就像他的普瑞蘭的對話:


“他都要瘋了,這還沒有還夠你的債嗎?”


“他不僅沒有還夠,他還把債務增加了,因為我也被他給毀了,我也擁有過真誠、好學,安靜思考的歲月,我也擁有過得天獨厚的能力,就算愛情不夠熱烈,但我起碼還算忠誠吧?


你看看我現在,我變成了什麼了?魔鬼!這一切,是誰造成的,我憑什麼?”


就像他無奈的痛吼:普瑞蘭,老天沒有賦予我寬恕的權力。


他在施害的同時,也飽受痛苦,當他走歪了第一步,埋下了罪惡的種子,就只剩下一條路了。這是他的命運。他們的命運。


他始終都在無情的踩踏丁梅斯牧師負罪的靈魂。可是在牧師去世之後,他的生命也很快走向了枯竭,在他臨終前,他把大筆遺產都留給了普瑞蘭和丁梅斯牧師的女兒珠兒。


什麼是愛?什麼是恨? 什麼是罪惡?什麼是善良?什麼是懲戒?什麼是救贖?在A字的審判臺前,我們自己的選擇又是什麼......


05.


在解讀這本書時,史航還說:《紅字》我覺得恰恰像人心懸在這個胸口啊,像是挑著個燈籠往裡看,看你內心世界是什麼,就人的內心,到底藏著什麼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節目中,吳伯凡引用了羅素一句話,那是他對千年之後的人的告誡:“愛是智慧的,恨是愚蠢的。”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我相信,你若讀了,看了,亦會心有慼慼。


好吧,那麼,關於“多元思考,鮮活認知”《一本好書》做到了嗎?我想這個問題已無需回答。


在我看來,它還讓我們去洞悉複雜幽微的人性,以及在這之上更可貴的:悲憫。


不只是《紅字》。


比如,在《萬曆十五年》中,萬曆皇帝不只是一個富擁四海,享有九五之尊的天子,也不只是一個道德象徵的符號,在他被後世不盡詬病和恥笑的背後,也有一個有孤單有軟弱,有欲求有無奈,四壁繁華中卻悲涼不已的凡人;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比如,在《紅巖》中,甚至,叛徒蒲志高也並非一開始就萬惡不赦,在他身上,你可能驚覺也有那個軟弱的,或多或少的“精緻的利己主義”的自己?甚至,你可能還會暗暗追問,如果看著自己最愛的人一個個被奪去生命,自己的選擇又會是什麼?


而在這種驚覺和追問中,你也才知,革命者和他們的信仰之堅定之熱烈,不只是教科書上的說教,而是更真實更有血肉,也更艱難和更可敬。


比如,《駱駝祥子》中,祥子也不只是一個勤勉善良向上的小人物,一個控訴萬惡舊社會的象徵,在他一步步下墮的命運中,有一個時代的搖搖欲墜,也逃不脫他自身的狹隘自私甚至冷漠;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虎妞也不只是一個精明算計的寡廉鮮恥、好吃懶做的悍婦,而是,她也是一個有真情和溫存的女人,也是有頭腦和手段的職場精英......


每個人都能從中看見自己,也從而,心生悲憫。


關於悲憫,莫言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編造一個苦難的故事,對於以寫作為職業的人來說,不算什麼難事,但那種非在苦難中煎熬過的人才可能有的命運感,那種建立在人性無法克服的弱點基礎上的悲憫,卻不是能夠憑藉才華編造出來的。


描寫政治、戰爭、災荒、疾病、意外等外部原因帶給人的苦難,把諸多苦難加諸弱小善良之身,讓黃鼠狼咬病鴨子,這是煽情催淚影視劇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憫,更不是大悲憫。


只描寫別人留給自己的傷痕,不描寫自己留給別人的傷痕,不是悲憫,甚至是無恥。只揭示別人心中的惡,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惡,不是悲憫,甚至是無恥。


只有正視人類之惡,只有認識到自我之醜,只有描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才是真正的悲憫,才可能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憫。


他說:“站在高一點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壞人,都是可憐的人,小悲憫只同情好人,大悲憫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惡人。”


深以為然。


06.


原諒我再講兩個故事吧。


一個,依然和《紅字》有關。


《紅字》的作者霍桑的曾曾祖父約翰·霍桑曾是位威名赫赫的法官,他判處過很多人死刑,多是以“女巫”或“行淫”的罪名,最多的一次,他把十九個女性送上了絞刑架。


霍桑深以為愧,他說,他寫《紅字》,是“替他們(祖先)蒙受恥辱,並祈求從今以後洗刷掉他們招致的任何詛咒。”


在那個悲苦的故事裡,他把最後一抹光亮給了女孩珠兒:她將在人類的憂喜之中長大成人,她絕不與這世界爭鬥,而要在這世上作一個婦人。


還有一個是關正文的:


在《見字如面》錄製時,關正文聽到了顧城當年的情書,他突然忍不住,說:“就完全,就是掉眼淚,就特別想念他們……”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豆瓣評分9.4,這才是國產綜藝該有的樣子

顧城從前的情書


多年前,關正文還是一個年輕編輯,他和顧城、北島、芒克等幾個詩人都住在北京勁松,彼時的勁松四周還都是青翠農田。


多年之後,關正文仍清晰記得一箇中午,他到顧城家送稿費, 那天顧城招待他吃“韭菜炒蝦米”,韭菜很新鮮,就在他們家窗外地裡種的,蝦米,關正文用手指比著:“那個蝦米小到那麼小。”


後來,我們知道,這對笑容明媚的夫妻,以那樣不堪的方式殞命遙遠的激流島。


在鋪天蓋地的各種聲音中,關正文只有止不住的心疼。


他說:“這個結局誰也沒法接受,但你沒有辦法不懷念這兩個人。”


他說在這兩個人的書信裡,他彷彿看到了在山林裡、在小河邊的那個謝燁,還有無法忘記的顧城的那雙眼睛。


他還說:


“特別希望更多人能夠意識到,對人的認知、對人性的認知、對人生的各種不確定的可能性的認知,是一件太複雜的事情。”


我想,霍桑的懺悔,關正文對摯友的懷念,人性之幽微複雜,也都是藏在《一本好書》裡的,《一本好書》那隱而可見、隱而未見的悲憫與愛裡。


而這,不是嗎?是所有文藝作品的最高境界。


07.


陽光之下並無新鮮事。


去吧,讓我們去讀《一本好書》吧,去讀千百年來不變的人性,人性之複雜之幽微,去相信:“不管人性多醜多惡,愛是救贖,是永恆之道”。


這是悲憫和智慧,這裡有悲憫和智慧。


對了,關正文還說,這才是人類精神該有的樣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