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觀測冬小麥長勢:菏澤、濟寧等地冬小麥長勢優於去年同期

為便於省委省政府掌握山東糧食主產區冬小麥長勢情況,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會同遙感智庫,利用太空遙感近紅外光譜對農作物敏感的技術優勢,對菏澤、濟寧地區1700餘萬畝冬小麥等農作物進行觀測,通過3月份最新遙感影像並對植被指數進行分析:菏澤、濟寧地區冬小麥苗情陸續返青、總體向好,麥田覆蓋率高、生長旺盛,長勢優於去年同期,農業生產活動穩步推進,監測地區降水豐沛、灌溉充足、土壤墒情適宜。

遥感观测冬小麦长势:菏泽、济宁等地冬小麦长势优于去年同期

據悉,菏澤地區遙感影像監測範圍主要包括菏澤東部鄆城縣、鉅野縣、成武縣、單縣等地區共700餘萬畝農作物。總體看,冬小麥長勢均衡,植被指數高,植被葉色大部顯現濃郁。長勢良好的地區主要有鄆城縣、單縣、曹縣等地及周邊地區,約佔監測農作物總面積的60%;長勢較好的地區主要有成武縣、鉅野南部等地及周邊地區,約佔監測農作物總面積的30%。較去年同期相比,菏澤大部分地區冬小麥生長優勢明顯,長勢良好區域面積約增加30%。表明當地已有序恢復春耕生產秩序,冬小麥生長穩中向好。

遥感观测冬小麦长势:菏泽、济宁等地冬小麦长势优于去年同期

濟寧地區遙感影像監測範圍覆蓋濟寧地區全境,約1000萬畝糧食作物。總體看,濟寧西部及北部等大部地區農作物長勢良好,明顯優於往年同期,東部及南部地區長勢與往年基本持平。研判疫情前總體播種質量高,麥田越冬狀況良好,政府組織備耕生產及時。

其中,西部及北部地區監測範圍內汶上、嘉祥、兗州大部、曲阜北部等地及周邊區域農作物覆蓋率高,均呈現長勢良好狀態,佔濟寧地區冬小麥總面積的60%,作物葉色呈現深綠,通過光譜分析,監測區植被指數高,表明冬小麥葉綠素含量多,長勢良好的冬小麥群體數量充足,個體素質健壯,且較去年同期相比,總體長勢優於去年。

東部及南部地區監測範圍內魚臺、鄒城等地農作物長勢良好,總體佔濟寧地區冬小麥總面積的23%;金鄉等地長勢較好,作物葉色呈現淺綠,植被指數略低,表明冬小麥葉綠素含量有所減少。長勢較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監測情況表明,疫情期間政府抓住農耕農產有利時機,科學引導防控,積極恢復春耕生產秩序,為農民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將繼續發揮遙感對農作物監測優勢,動態監測作物長勢、客觀估量估產、及時預警病蟲草害、科學監測旱情,實現精準農業遙感監測,為政府科學決策、精確施策提供服務保障。

遥感观测冬小麦长势:菏泽、济宁等地冬小麦长势优于去年同期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健 通訊員 張立民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