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寧波的中秋過八月十六?寧波地區的奇特風俗知多少

眾所周知,中秋節是農曆的八月十五。不過寧波人應該知道,寧波的中秋節和全國其它地區不太一樣,過的是農曆的八月十六。

可是大家有想過,什麼寧波會在這個問題上,和全國的普遍風俗有所不同呢?

今天我就和大家來嘮嘮,這其中的緣由。

在南宋時期,寧波出了一個名人,叫做史浩。他於1106年,出生於一個家境普通,沒有顯赫家世的家庭之中。1144年,他考選進士(科舉制度最後一層考試),接下來,一直做到了太子的老師,深得宋高宗的信任和重用。


為何寧波的中秋過八月十六?寧波地區的奇特風俗知多少

史浩像

1163年,史浩被封為右丞相。在為幾十年間,史浩極力推舉各種賢能,即便是反對他的人,只要他覺得有才能,都是一律予以推薦。

同時,史浩還是個孝子,他的母親生日為農曆八月十六。為了取悅母親,他便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將家鄉的中秋節改為了八月十六,還在八月十六那天舉行大規模的龍舟競渡活動。

當然,這個故事並不只是坊間傳聞,毫無依據。根據據清康熙《鄞縣誌》記載:“端午之龍舟,八月十五之中秋,天下皆然,唯四明則以十六為中秋,以中秋競渡相傳,史越王母夫人以十六日生,故而是日為佳節,遂以龍舟娛其親,俗因之不改,天時人事皆為相君(史浩)所移。”這是目前可以查到的關於寧波地區八月十六過中秋原因的書面記載。

第二個說法,也和史浩有關,不過當事人,為史浩的兒子,史彌遠。史彌遠在歷史上是個評價並不算好的人物,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不過他非常熱愛家鄉,每年農曆十五的中秋佳節,總要回家鄉,與父老鄉親們一起過中秋佳節。

為何寧波的中秋過八月十六?寧波地區的奇特風俗知多少

史彌遠像

有一年的中秋節前夕,史彌遠因為處理朝廷公務,延遲迴家,從臨安(今杭州)騎馬急急忙忙回明州。因為急於趕路,馬匹受傷,只好在紹興留宿一夜。等第二天趕到寧波,已經是八月十六了。他的心中十分苦惱,因為這一年打破了常年的慣例,沒法兒與百姓在八月十五共度中秋佳節了。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家鄉的百姓,一直在等著他的回來,見他沒有回來,就遲遲沒有過中秋。待八月十六史彌遠回到家鄉,百姓才和他一起過了中秋佳節。從此,明州百姓就把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的風俗,改為了八月十六日,直到現在。

顯然,這個說法,與史浩的故事,是矛盾的,並且這個故事有著那麼一點的浪漫色彩,所以我覺得還是史浩的故事,可靠性更高些。

除了以上兩個說法,還有一個說法也較為可靠。其實,寧波、台州、溫州、舟山地區的人,普遍是八月十六過的中秋,相傳這和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有關。

為何寧波的中秋過八月十六?寧波地區的奇特風俗知多少

元末兩浙形勢圖

方國珍是台州黃岩人。元朝末年,由於統治者對於百姓的壓迫十分惡劣,加上災害眾多,民不聊生。方國珍率先起兵反元,他曾長期割據曾長期割據慶元(寧波)、台州、溫州三路和紹興的一部分,勢力範圍止步於曹娥江東岸。方國珍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去爭奪皇帝之位,而是在所轄之地,修建城池,大興水利,確保百姓安居樂業,免受戰火摧殘。

最終,他投降於朱元璋,並得到了官方和民間的高度評價。而方國珍也是個孝子,相傳由於他的母親每逢初一、十五都吃素,所以為了母親能夠吃到豬油湯糰、火腿月餅,他將中秋節往後延了一天,直到今天。從方國珍當時割據的範圍和今日八月十六過中秋的地域範圍來看,這個說法的可靠度,還是相當高的。

從上文可以看出,關於寧波人八月十六過中秋的原因說法也不少,到底誰是最準確的原因,也並沒有蓋棺定論。不過以上這些故事,無不記錄著這裡的歷史,反映著這片土地的人文風貌。

除了寧波中秋節的日期較為特殊,還有一些特殊的習慣體現在了方言之中。比方說,“喜歡”一詞,在寧波話中需要顛倒以下順序,為“歡喜”。其實“歡喜”這個詞,在書面白話文中也看到過,意義相近,不過日常用語中一般還是說“喜歡”。“熱鬧”這個詞,也是類似的現象,寧波方言中為“鬧熱”。

除了詞中字序的不同,還有對於同樣一個東西的不同叫法。黃瓜,寧波一般叫“青瓜”(寧波語境下的黃瓜是另外一蔬菜/水果,貌似就是現在的小黃瓜),據我所知,廣東也有青瓜這個叫法,貌似和寧波這裡的分類是一致的。還有另外一個經典的名稱,玉米,寧波話音似“六角”,其實是“六穀”,因為它在五穀之外,是第六穀。按照部分字典解釋,吳語區會有這個叫法。

你還知道哪些寧波地區的奇特風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