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2008年金融危機相比,這次股市下跌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雖然中國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但疫情在國外卻又瘋狂肆虐,恐慌性心理導致外圍市場暴跌,美股再次熔斷,全球股市跌聲一片。就連股神巴菲特都說,活了89年,從沒見過這種現象!

我們敬畏大自然,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次機遇,在全球股市風聲鶴唳之際,作為職業投資人,冷靜下來,理性面對這一切,除了對“我們正在見證歷史”這句話體悟更加深刻外,還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考慮極端情況,新冠病毒在全球可能長期存在,疫苗短期也不一定成功,如果是這樣,全球經濟大衰退不可避免!儘管誰都不願意看到這一點,但如果未來真的有一天這種悲觀預期成為現實,我們真得提前做好準備,增強我們的“反脆弱性”能力。

二、中國短期看上去不錯,同時,因為疫情、美國選情、油價影響,加上政策空間、整體估值、股市漲幅和美國都大不一樣,甚至還被稱為“全球避風港”,政策組合絕對要回避外需,聚焦內需;

三、但往遠一點看,海外一旦開始衰退,一定會通過出口、資本回流影響中國經濟,屆時,當我們的牌出得差不多了,也一定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但如果我們不折騰,不亂出牌,將會面臨非常好的內外部環境。

四、這次疫情對資本市場的衝擊,和2008年金融危機相比,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當年美國經濟和美國股市高度槓桿化,衍生品有毒資產導致銀行流動性危機,疊加連續上漲16年的房價的坍塌,最終導致股市大跌。這次是否引致金融危機,主要看金融系統的槓桿率和承壓能力,當年券商槓桿率33倍,大型銀行也是30倍,所以是金融危機,這次不一樣,危機僅僅在資本市場自身!

五、這次股市下跌更像1987年股災,同是多年上漲後估值偏高,上一次是電腦算法交易引發市場的坍塌,這次是ETF的助漲助跌機制。

六、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每次危機之後都有某些國家或者某個區域經濟體崛起,比如1929年後德國崛起;1973年石油危機後日本崛起;也許經歷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後,中國會變得更加強大,在世界文明和世界經濟的舞臺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七、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美國股市大概率是掉頭向下了,但是短時間內這種自由落體式的大跌,必有火箭式向上的反彈。昨晚美國和全球股市的極端恐慌,必有冷靜的時候。稍稍冷靜的時候,就會發現超賣後圖形極端背離,所以報復性反彈是必然的。

八、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美股牛了快100年了,這是對過去百年牛市的一次大調整,而這次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應對和中國方案都明顯領先,中國有強大的政府集中調度能力,應對危機時更能力出一拳、氣出一孔,中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加上科技新週期的來臨,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A股市場,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我們一定會應對好疫情和危機,率先走出低谷。

九、從漫長的人類歷史來看,各種大大小小的危機總會如影隨形、相伴而生,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去不斷應對好這些危機,轉危為機,危機充滿不確定性,但我們一定會用智慧和勇氣去克服危機,這就是最大的確定性。面對危機,我們何時能夠戰勝內心的恐懼,也就成長了!


和2008年金融危機相比,這次股市下跌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