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又不胖,怎麼會得糖尿病呢?

糖尿病並非老年人“專利”,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兒童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其中以自身免疫問題導致的1型糖尿病為主,但和肥胖相關的2型糖尿病兒童病例也在不斷增加。專家提醒,糖尿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常常為人忽略,1型糖尿病更有四成是到了酮症酸中毒的緊急情況才發現病情,建議每年兒童體檢中增加血糖檢測項目。

兒童糖尿病1型佔九成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遺傳與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秀珍介紹,1型糖尿病佔了兒童糖尿病的九成。2017年中國約有4100名15歲以下新發病例,這一數字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

“我家孩子又不胖,怎麼會得糖尿病呢?”不少家長在孩子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後,會問這樣的問題。實際上,1型糖尿病是由於自身免疫原因導致胰島β細胞被破壞、胰島素絕對缺乏引起的,多數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無論胖瘦都有可能患病。

李秀珍介紹,1型糖尿病往往起病很急,而且會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狀,也就是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本來已經能一夜無尿的五六歲孩子,如果突然又容易尿床了,有可能就是1型糖尿病的症狀”。但是這些信號往往會被家長所忽略,而當孩子逐漸出現消瘦、疲乏、精神萎靡,還可能會有腹痛、噁心、嘔吐和便秘等情況,又容易被誤認為是胃腸或神經方面的疾病。

我家孩子又不胖,怎麼會得糖尿病呢?

1型糖尿病四成到“中毒”才發現

假如糖尿病得不到及時治療,患者會出現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進而引起心腦血管、腎、眼睛和神經病變;還容易出現酮症酸中毒的緊急情況,表現為呼吸困難、氣促,呼出的氣體有爛蘋果味,嚴重酸中毒時會出現嗜睡、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症狀容易被忽略或誤診、得不到及時治療,在我國,40%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發生酮症酸中毒後才被確診。

李秀珍介紹,1型糖尿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腸道病毒感染可能是其中一個誘發因素,母乳餵養有助於預防1型糖尿病。但只要規範治療、管理好病情,不僅對壽命不會有大影響,在校表現也不會比其他孩子差。由於胰島素絕對缺乏,1型糖尿病的孩子終身都需要依賴胰島素治療。

我家孩子又不胖,怎麼會得糖尿病呢?

胖孩子脖子腋窩發黑高度懷疑糖尿病

隨著兒童肥胖率增加、體力活動減少,和肥胖相關的2型糖尿病在兒童中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長。

李秀珍介紹,和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兒童病例多數年紀較大,往往有家族史,體重超重或肥胖,比1型糖尿病會更早地出現慢性心腦血管併發症。她特別提醒,假如家長髮現肥胖孩子腋窩、頸部、腹股溝出現“老泥”狀但洗不掉的“黑漬”,也就是專業醫生所說的黑棘皮病,就要高度懷疑2型糖尿病。因為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肥胖引起胰島素抵抗以及分泌相對缺乏,而胰島素抵抗是黑棘皮病發病的重要環節。

建議:兒童體檢加測血糖

“兒童血糖管理相對於成人來說,難上加難。”李秀珍解釋,兒童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睡眠、學習時間,運動時間難以保障;低年齡的孩子對心跳加快、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狀的感知比較差,容易發生低血糖意外;還有一些孩子不可預知的行為和飲食習慣會導致醫從性問題。

我家孩子又不胖,怎麼會得糖尿病呢?

李秀珍指出,家庭的有力支持,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糖尿病患兒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提高心理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維持正常的生長髮育。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孩子,每天的飲食從量到質都要具體規劃,而且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島素以及進行血糖監測,有的孩子害怕病情被學校知道,會自己躲在廁所裡進行。她同時呼籲學校和老師們對糖尿病患兒給予更多關懷。

“糖尿病早期可以沒任何症狀,而僅僅表現為血糖、尿糖升高。但目前兒童、青少年的常規體檢,基本上都不查血糖這一項。建議家長給孩子每年檢測血糖,或者家中老人有血糖儀的家庭,也可以在家中給孩子測測。”李秀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