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本期第一百三十六回!

最近大锤的水浒细节解密,一直在跟列位读者听友,聊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涉及的各种花式骂人话。本期我们还会继续这个主题。

在正式开始本期内容之前,大锤仍旧要代表团队,向此时此刻,仍旧坚持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广大逆向前行者们致敬

《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我们本期说的,是一项涉及动物的骂街,同时也是延续至今的一句骂人话,这就是“王八”。王八,原来是古人的乌龟、甲鱼的俗称,在古代最终成为一种骂人话。在《水浒传》中,准确的说,出现的还不是“王八”,而是“王八”的另外一种古代形态,这就是“亡八”。在古代,“王八”和“亡八”是一个意思

这些关于甲鱼的骂人话,基本都出现在《水浒传》中的王庆环节,主要的呈现方式就是前面再加上一个“贼”字,大锤之前在水浒世界骂人话这个小系列中专门讲述过“贼”字头的骂人话,“贼亡八”的这个骂街组合,表达的就是强调恶狠狠语气的“亡八”。

《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关于这个“亡八”,其实在明清的时候也有人推测过它的骂人意义是怎么来的,当时的人考证说,当时提倡人身上应该具备八种美德,分别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所谓“亡八”就是指这八种正常人的美德,一个都没有了,这不就是坏种吗?所以专门形成了一个骂人话,叫做“亡八”。当然,秉持这种推测的人也承认,虽然“亡八”可能在明清之后正好还有这样的意思,但是其本来意思就是来源于“王八”。

“王八”也就是古人对乌龟和甲鱼这一类动物的统称。那么为什么要把乌龟和甲鱼怎么就成了古人口中的王八呢?根据古人的说法,最早让乌龟甲鱼成了王八的,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他的不朽史学名著《史记》里面,专门有一章叫做《龟策列传》,这不是讲乌龟的,是讲古人占卜的,只不过大家都知道,从殷商甲骨文时代开始,我国古人就常常使用乌龟壳来进行占卜。

《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在《龟策列传》中,司马迁专门讲,说他看到有古书记载,天地间有八种名贵的乌龟,人要是得到了它们,是可以暴涨财运的,这八种乌龟都有自己的名字,其中第八种乌龟叫做“玉龟”。现代就有学者提出,这个很可能是乌龟演化成王八的重要一环,因为这第八种“玉龟”,“玉”字跟“王字”很像,又排行第八,因此起初代称龟的“玉八”逐渐衍化为“王八”。

而从乌龟演变为王八之后,古人由于很长时间里把甲鱼和乌龟是混称的,所以王八就涵盖了这两类。

《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到这里大锤只是向列位读者介绍了乌龟是怎么变成王八的,请注意,在最开始乌龟变成王八这个过程中,这只是一个称呼的转化,乌龟是中性的,而王八也是中性的,都还不是骂人话。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人把乌龟当成了骂人话,进而让王八成为了骂人话的呢?

这就要从一桩千年的知识错案说起。

《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在古代很长时间里,古人对乌龟的认识不太充足,他们曾经一度认为乌龟是只有雌性的,因为乌龟没有明显的雌雄生殖器官的差别,雄雌乌龟都是泄殖孔,我们现代人分辨乌龟公母有各种方法,包括要观察其体型大小、查看其尾巴形状以及泄殖孔位置形状等等,但是古人在生物学上的研究毕竟非常有限,所以这个对乌龟的错误认识就诞生了。

那么既然古人认为乌龟都是雌性的,那么古人怎么看待乌龟繁殖后代的呢?古人认为繁殖后代一定需要雌雄双方,所以他们就开始找跟乌龟长相近似的,这一找,就找到蛇那边去了,因为在古人看来,这乌龟和蛇,他们俩的头型比较相似啊,脖子也挺像,尾巴也挺像,乌龟就很像是一条蛇钻进了乌龟壳里一样,于是古人就错误地认为,乌龟全是雌性的,而它要想繁殖后代,就只能找蛇来办这事。

请注意,虽然古人的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但是乌龟和蛇的这个逻辑可是就此补全了。这样一来,只有雌性、毫无雄性的乌龟,就可以代表生活中某一类人,这就自然发展成了一句骂人话。

《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为什么呢?因为乌龟是没有雄性特征的东西,所以古人就开始用它来比拟那些在世俗社会里被认为是没骨气、没种的男人,其逻辑就是“因为你一点男人气概都没有,这不就是很像一个乌龟吗?”尤其是古代社会中那些妻子红杏出墙、被戴了绿帽子的男性,很快就被世俗称之为乌龟。

而在这个成功的骂人应用之后,乌龟很快就引申出了更多的贬义,比如淫荡、比如怯懦,所以早在宋元时期,“缩头乌龟”这句现代仍旧在使用的骂人话,就已经出现了,它专门用来指代那些妻子出轨但是仍旧不敢表达愤怒、不敢管束妻子的软蛋型丈夫。另外大锤再补充一点,大家可能对时下里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妓院帮忙伙计有些印象,通常这些人有个别号,叫做“龟公”,没错,这也是从乌龟的这个贬低性意思,引发出来的。

《水浒细节解密》之 这句骂人话背后,是古人2000年的知识误区

因为乌龟有了这方面的攻击性用法,所以“王八”作为骂人话的用法,自然也随之就出现了。另外,在骂人话领域,“王八”的用途要比“乌龟”更加广泛一些、更加常用一些,大锤谨慎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王八是开口音结束的缘故,比乌龟的发音要更容易说,更迅捷,更容易脱口而出,因此才更加受骂人者的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