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參加校考,換來的只是個陪跑?

最近,總是有許多學生和家長問我:

“我家孩子專業課剛剛過線,文化課也是為了準備聯考,荒廢了好久,校考還要不要參加了”。

我心裡一聲嘆息,哎,校考又來了。

是的,隨著聯考成績出爐,校考漸漸拉開了帷幕。

相信有許多家長和考生站在兩個路口,不知道如何選擇。

藝考參加校考,換來的只是個陪跑?

​所以,今天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聊一下“校考要不要參加?”這個話題。

  • 校考,有什麼用
  • 選擇院校的區別
  • 名校難
  • 文化課

校考,有什麼用?

首先,校考是高校自行組織的考試,專業性更強,難度較高。

國內知名的藝術院校的藝術類專業,都是需要用校考成績才能填報,聯考成績對這些學校無效。

如九大美院、30所獨立藝術學院,當然需要校考的院校,對考生的專業技能要求更高。

對於聯考發揮失常的學生,可能是因為沒發揮好,或者是其它的原因導致成績不好,參加校考是重新跨入一流大學的另一個機會。

而對於聯考過了,想要博一下知名專業院校的學生,如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校考則是必須要跨過去的坎。

藝考參加校考,換來的只是個陪跑?

選擇學校不同

教育部在2018年12月29日正式發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

“除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專業一般不組織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不再組織校考。”

這也預示著,聯考的成績會獲得大多數學校認可,不要說認可聯考成績的學校不好,其中不乏985、211這種綜合類學府藝術專業,例如:中南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等。

藝考參加校考,換來的只是個陪跑?

但是對於真的喜歡藝術,想在藝術道路發展的學生,就只有參加名校的考試,才能被國內頂尖的藝術專業名校所錄取。

名校難

藝考生這個群體很大,其人數佔到全國普通高考生的10%左右。

教育部門公佈,2019年全國高考總報名人數為1030萬人,藝考生去年總人數在100萬左右。

中國傳媒大學去年有近5萬人次報名參加初試,其中2.3萬多名考生進入複試,角逐793個招生名額。

中國美術學院去年計劃錄取本科生1770名,總體錄取比例為45:1,其中“環境藝術”和“圖像與媒體藝術類”專業競爭最激烈,錄取比例達到120:1

75:1

而讓人感到最恐怖的就是,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了,招錄比達到了193:1,創下上戲歷年之最。

知名院校的校考競爭非常大,真正達到了“百裡挑一”,他們需要的是優秀,而不是一般。

而對於非名校的院校,由於近幾年,家長和學生錯誤的將“藝考”等於“易考”,再加上藝考改革,校考院校減少,這類院校的競爭壓力也在上漲。

藝考參加校考,換來的只是個陪跑?

如果不是真心喜歡專業,或者是專業水平剛過線的考生,參加名校或者比較有名院校的考試,那麼殘酷的現實就是,陪著真正去考試的人一起跑,只會襯托他們的優秀。

文化課

文化課的成績權重在慢慢增加,留給參加校考的學生只有90天的複習時間,但是放棄校考的學生卻有180天的時間去提升文化課的成績。

  • 頂尖藝術類院校,文化課成績要能達到450~550分數段,同時專業課足夠好,才有機會被錄取。
  • 211/985綜合類大學,文化課成績要能達到550~600分數段。
  • 普通綜合類大學,文化課要能達到350~450分數段。
藝考參加校考,換來的只是個陪跑?

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去參加校考試一下,就算沒考上,也會因為文化課的基礎好,在最後的衝刺複習階段,能很輕鬆跟上。

但是對於文化課成績、和專業技能相對較差的同學,與其去名校當炮灰,還不如全力去提升文化課的成績,選取一些綜合類大學的藝術專業作為目標更為合適。

不要忘記你們最終的目的是考上大學,而不是為了校考,一定要正客觀真實的評估自身的實力,做出正確的選擇。




成績無法提高的背後,隱含著哪些錯誤的教育、學習方法?你的孩子文化課成績差,該如何提升?關注我,分享有趣、有料的藝考故事,只要能幫助到你,就是我的價值。

藝考參加校考,換來的只是個陪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