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口罩的旅行,關於口罩預定的那些事

一隻口罩的旅行,關於口罩預定的那些事

復工後市場開始供應口罩了,按理說沒那麼稀缺了。但是我們為什麼還是買不到口罩而且價格非常高呢?

我們瞭解到的是口罩從工廠出來會有兩部分流向:1、政府直接調配;2、流入市場。

政府直接調配的這部分,價格不是真實的市場價格,因為有補貼等其他因素在。這裡我們主要講進入三月,口罩供應量增大,政府調配部分滿足後進入市場的口罩。

工廠的口罩市場價格,主要受原材料價格影響和設備折舊考慮。新建的生產線肯定想著快速收回成本,所以價格會比原來的生產工廠價格高一些。所以目前民用口罩價格從4.2-4.8不等,超級大單另說;醫用口罩5.0-5.5不等,大單也有浮動。

工廠往外銷售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工廠對外開始接受訂單那一刻,還在孃胎裡的口罩就開始了它不平凡的一生。

在孃胎裡,已經被賣了。口罩在孃胎裡,工廠就會對外進行預定,一般交貨週期3到5天。工廠出於自身考率會優先給訂單量大的單位進行採購,因為這樣會減少很多事情。

很多人就會採取拼單的方式向工廠進行採購,有工廠採購資源的人就會向各經銷商釋放信息一起去採購。這裡的價格變化不大,基本在1、2毛左右。

快要出生,換了好幾個主人。當確認可以拼單後,市場就開始活躍了,經銷商會向各個終端或者有需求的量的人釋放信息可以購買了。此時大量的信息開始滿天飛,很多普通人也加入進來,1W起訂價格多少,每個傳遞者都會往上加1-3毛。你處的信息越往後,價格越高。價格變化的幅度1元左右,這要看你離信息中心的距離。即使你是醫藥公司,你原有的進貨渠道進不到貨,依然被動捲入這場信息傳遞的漩渦。

出生,全朋友圈都在賣。很多人最後拼單買了幾千個,然後加價賣給消費者。也有可能還會再轉賣幾次,價格就更高了,看到價格5塊都很正常。

因為信息傳遞過程非常快,有可能三個環節同時在發生。整個過程中口罩經手了7、8次都有可能,工廠利潤沒有增加,終端銷售者利潤沒有增加,增加的是實際購買者的成本。

是什麼讓口罩價格飛漲的?不是囤貨炒高價格的問題,而是信息的不對稱。

A賣給B加兩毛;B賣給C加兩毛;C賣給D加兩毛;整個過程都沒有惡意抬高市場價格。只是需求太旺盛,與其自己零售,不如直接轉賣給其他人來得更快。真正的需求者很難獲得一手的銷售信息,所以買到的價格往往會非常高。

一隻口罩的旅行,關於口罩預定的那些事


所以最近摯脈APP在做的事情就是減少中間環節,讓信息足夠對稱。一方面收集工廠信息,直接建立與工廠的聯繫,建立起與工廠溝通的渠道。另外一方面摯脈發起了預定,希望能獲得直面大眾的機會。所以在摯脈上你可以買到相對便宜靠譜的口罩,原因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成本價售出,合同、檢測資質全部公開在預約界面,讓您可以放心購買,瞭解到您拿到的口罩的“前世今生”。目前預約渠道仍然開通,保證預約即有,當天即發,並且每天9:30前五名預約用戶,可以免費獲贈一包口罩(20只),大家都可以去試一試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