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競爭是一切事物的源流與主宰。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劇中安家天下靜宜門店按照總公司要求設置了房似錦和徐文昌兩名店長共同管理門店事宜,以此激勵銷售業績的增長。

這種管理模式,稱之為“雙店長制”,作為一種競爭型組織架構,這種模式由來已久。

90年代中期,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在一些地區的房地產銷售公司開始興起雙店長制度。

最初的雙店長制度屬於最原始的“競爭機制”,同樣一家店鋪,人為的設置兩名管理人員,將門店一分為二,為兩名店長配備同等人數的團隊,使兩名店長分別帶領各自隊伍開展業務。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雙店長制”下的企業,由於人為的增加了競爭機制在裡面,從而變相的激勵員工不斷開拓市場,提升工作業績,保證了銷售業績在不斷競爭之中維持良性提升的發展勢頭。

對企業而言,兩個團隊在競爭之中,也能夠保持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獎勵機制的刺激下,從而實現1+1 ≥2的效果。

由此可見,類似“雙店長制”的競爭型組織架構對於業績型企業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競爭型組織架構存在的幾種形態

1.製造型企業生產線

生產線上由於班組、工序、工種的不同,不同的生產線彼此即為競爭對手,大多數製造型企業為保證生產連續進行,所以一般都根據工作量的多少評判員工的工作效績。

2.企業中的部門競爭

柄谷行人在《作為隱喻的建築》這本書中,提到了著名建築設計師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關於樹狀結構的劃分。

在企業中,董事長指派總經理負責具體事務開展,總經理分設負責行政、銷售、生產、後勤等具體的機構部門,不同部門之間為了達成工作目標,彼此之間的比拼。

3.項目組分管制

在技術型企業、銷售型企業中,一個部門之中有多個工作組或項目組,各個組之間由不同的負責人領導,彼此之間競爭。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競爭型組織架構制度的形式有很多,主要的目的是形成一種競爭環境,在公司的統一組織下,彼此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而彼此之間相輔相成、協調分工、互相監督,以促進公司的正常發展。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中,作為員工又該如何做呢?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中,對員工的四點建議

1、摒棄劣根性,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劣根性的定義:劣根性是指人類固有的不良品質和不健康的心理需要,這些劣根性就是人類之所以犯罪的根源所在。

在電影《七宗罪》中,人的劣根性被分為了七類: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饕餮(暴食)及慾望。

競爭環境下的團隊,交替發展可以互相激勵。一旦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忌妒、貪婪等人性將開始作祟,互相拆臺、撬單、詆譭、算計等行徑必然導致團體之間的瓦解。

試想一下,在總體目標一定的情況下,兩個團隊,其中一方採取了非公平競爭的手段,即導致50%的員工出現問題,總目標將受到嚴重打擊,從而也會損害企業團隊的集體利益。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2、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發揮最大的個體優勢,從而促進組織的進步

一個良好的職業素養,對個體的發展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個體的優勢促進團隊的進步才是最良性的發展思路。

日本著名實業家松下幸之助說過:若能借競爭刺激彼此進步,那麼好的競爭對手是非常需要的。

所以,作為競爭型團隊的成員,員工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將外部刺激(對方團隊)轉化為內在動力,利用現有一切可利用資源,在自己的專業、技能、職業思維方面不斷提升自己。

同時在能力範圍內不斷優化效率、提升工作量等方式,發揮個體優勢。

3、提升小團隊凝聚力,把個體目標擴大為團隊目標,實現最優解

職場中沒有人能夠單槍匹馬一統江山,任何工作都需要和團隊裡的成員溝通協作。

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提升團隊凝聚力來實現溝通協作。

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

首先,作為個體需要對自己的能力邊界有自知,其次要明確團隊成員的優勢和劣勢、工作思路和方法、價值觀等,取長補短,在共同目標的激勵下,彼此之間形成互補。

同時,以團隊利益為導向,明確各自的工作任務、工作方向,在個體目標達成的基礎上,共同為了團隊目標繼續努力,實現團隊利益最大化。

職場中,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下,該如何做好個體發展

4、培養危機意識,競爭環境下弱者將被淘汰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句千古名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企業中末位淘汰是永恆不變的定律。

很多職場人,在一個工作環境裡呆久了,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漸定型,同時危機意識逐漸放鬆,導致很多人開始安於現狀、不再追求提升。

在團隊中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團隊目標一致的總體方向下,作為個體如果不能發揮自身優勢,而是打退堂鼓,很容易將這種風氣帶給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從而影響目標的達成。

所以,個體成員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可以通過圍繞自己的職業定位做好長、短期的職業規劃目標,來不斷地催促自己“不掉隊”,否則將被面臨組織的淘汰。

總結

職場中,企業之間存在競爭,行業之間存在競爭,公司內部也存在競爭

員工之間你追我趕,競爭上崗,通過競爭確定優勢,通過競爭選拔人才,才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才能給企業帶來活力。

作為員工,在競爭型環境下求發展,在認清楚模式本質的基礎上,要想在競爭型組織架構中保持生命力,必須對自己有清晰的規劃,只有對自己認識明確,才能找準目標,實現自我價值,否則將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