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情叫默契”——新婚夫妻為抗疫推遲婚禮

“有一種愛情叫默契”——新婚夫妻為抗疫推遲婚禮

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安徽泗縣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薛雷和新婚妻子的婚禮應該已在正月十五順利舉行。現在的薛雷,戰“疫”正酣,“婚禮的事,就等疫情過去再辦。”

2019年下半年,薛雷和孟芳領完結婚證組建了小家庭,計劃在新春正月十五舉行婚禮。過年前夕,疫情突至,薛雷作為感染科主治醫師衝在一線。

“有一種愛情叫默契。”薛雷說,妻子孟芳是安徽泗縣長溝村衛生室的護士,同為醫護人員,他們深知自己此刻的責任。沒有言語,但“全力抗疫優先”就成為小兩口心中的默契。

從1月底至今,薛雷只輪休了3天,大部分時間,他都只能和新婚妻子通過電話或視頻說說話。“堅守崗位是醫生的天職。”薛雷說,他只是做了一個醫護人員該做的事。

“現在已經比剛開始的時候好多了。”薛雷回憶道,剛投入抗疫工作時,相關流程系統尚未完善,人手也相對緊張,經常長時間不能脫防護服,最長一次連續工作超過15個小時。“在穿防護服之前還能吃點飯,但是不敢喝水,怕上廁所。大夜班的10個小時,要提前好幾個小時開始不能喝水,確實比較熬人,但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在我們醫院,像薛雷一樣的這批‘80後’‘90後’甚至‘95後’成了中堅力量,扛起了他們的責任。”安徽泗縣中醫院院長王文章說,泗縣最冷時氣溫低至零下十幾攝氏度,因防疫需要又不能開啟中央空調,醫護人員就只能穿著防護服硬扛寒冷,雨雪交加時臨時搭建的帳篷還可能被刮翻,“這樣的艱苦,他們都沒有叫過苦。”

在王文章看來,這些扛起責任的年輕人,也扛起了未來的希望。

30歲出頭的趙聰明,從年前開始值班,由於家裡孩子年齡小,為確保家人安全,他連續多日住在車裡;50多歲的魏本餘,是感染科年齡最大的黨員,白班夜班輪流上,長時間穿戴防護服和口罩在他的頭部和頸部留下深深的勒痕;原本需每天服藥的楊婧,為堅守崗位做好抗疫工作,多日未能按時服藥……

遠不僅是這些感染科的同事們,薛雷說,安徽在院確診病例實現全部“清零”背後,是無數人的付出。

現在,薛雷開始在發熱門診輪流值班。“比起剛開始時一天24小時就診者不斷,現在就診人數已經明顯減少。”在薛雷看來,戰“疫”結束的曙光,已經就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