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稅還沒來,“它”卻先來了?租客和炒房客或“有苦難言”


空置稅還沒來,“它”卻先來了?租客和炒房客或“有苦難言”

近期,全國各地樓市成交量開始企穩回升,房地產市場漸漸有了回暖的跡象。更讓人意外的是,深圳房價再創歷史新高,廣州拍出新單價地王,北京房價重回7萬元大關,這意味著一線城市樓市已經開始積極“打卡”。不過,購房者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這段時間央行、銀保監會和社科院已經多次出面強調“房住不炒”,可見樓市調控的基調沒有改變,未來房價不可能出現大起大落。

過去20年,伴隨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各地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這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越來越多的人買房不再是用來自住,而是看中房子的保值增值屬性,想靠買房投資賺錢,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價快速上漲。隨著房價日漸高企,越來越多的剛需開始買不起房,普通老百姓對高房價的抱怨越來越多。更讓人不安的是,房地產行業嚴重擠壓了實體經濟和零售行業的發展。

空置稅還沒來,“它”卻先來了?租客和炒房客或“有苦難言”

幸運的是,近3年多來隨著“房住不炒”日漸深入人心,樓市開始明顯降溫,部分城市房價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調,購房者的買房觀念也越來越理性。與此同時,能有效遏制高房價問題的空置稅和房產稅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儘管開徵空置稅和房產稅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有關專家表示相關稅種很大概率在2025年之後才有可能出臺。當下樓市遇到困難,預計最近兩年上述稅種出臺徵收的概率不大。不過,“房東稅”卻很有可能先行開徵。

空置稅沒來,“房東稅”先來了

近幾年來,隨著房價日漸高企,越來越多買不起房的年輕人開始選擇租房生活,這也帶動了長租公寓市場的崛起。有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租房者人數約有2億人,2019年租賃市場規模也約為1.4萬億元,到2025年該規模有望增長為2.33萬億元。可想而知,租賃市場未來的蛋糕將越做越大,因此租賃市場亟需進一步規範。

空置稅還沒來,“它”卻先來了?租客和炒房客或“有苦難言”

為此,去年9月某省發佈了一則《關於個人出租住房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如果房東無法提供相關租金證明,將從10月1日起徵收5%—10%的所得稅,稅收內容包含營業稅、房產稅、個人所得稅等”。這份通知意味著,該省房東一套月租2000元的房子每月需繳納100-200元的所得稅。

雖然目前“房東稅”僅僅只在某省範圍內進行試點,但是業界專家明確表示,“房東稅”很有可能在最近1-2年內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2億租房者將面臨租金上漲的風險。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房東很有可能將“房東稅”轉嫁到租客身上。與此同時,持有多套房產的“炒房客”也將受到影響。眾所周知,很多炒房客囤房期間都會將房子進行出租以賺取利率,“房東稅”一來,炒房客的房屋持有成本勢必將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