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電商助農買的水果後,感覺自己是個傻子……

最近“電商助農”、“吃貨助農”火了。2月6日,淘寶啟動愛心助農計劃,幫助全國滯銷農產品找銷路。阿里巴巴集團集合天貓、淘寶、聚划算、盒馬、餓了麼、阿里鄉村事業部等,組成線上線下農產品銷售的全域網絡。據2月26日《淘寶經濟暖報》顯示,淘寶幫助全國農民賣掉了5.4萬噸滯銷農產品。

收到電商助農買的水果後,感覺自己是個傻子……


這其中有許多有愛心的“吃貨”貢獻力量。當然,除了淘寶之外,各電商平臺都發起了相關電商助農活動。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發佈《保供給、保春耕:2020電商平臺抗疫助農實踐報告》顯示,拼多多於2020年2月10日正式上線“抗疫開拼、愛心助農”專區成交訂單量已達760萬單,累計售出超過8000萬斤。

這樣的活動自然少不了京東的身影,同樣在2月10日,京東開通了“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隨後,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上線“京喜助農”會場。僅2月11至16日,京東及旗下的京喜平臺累計接到全國1000多條求助信息,累計銷售3000噸滯銷生鮮農產品,環比增長近10倍。

然而,隨著快遞陸續到位,網上掀起了一大波的曬圖差評潮。實物與圖片不符、物流派送延遲、缺斤短兩等問題成為了“差評”中的熱門詞彙。

一位豆瓣網友發帖稱:“說到助農水果,我不信有人比我慘”。同時他還曬出了自己收到的助農草莓的圖片,圖中近40個草莓大多都已腐爛。另有一位同樣買了助農草莓的網友在微博上表示,收到的貨都是好的,但買了三斤,只收到了不到2斤,客服目前也聯繫不上了。就連貌貌跟同事也有類似的遭遇,不是買到了壞草莓,就是買到了斷頭鮮花。總而言之,近一個月來,我們既能發現令消費者滿意的助農商品,也直觀的感受到了這其中有許多令人失望助農產品。“買助農商品就是一場考驗人品的遊戲。”

收到電商助農買的水果後,感覺自己是個傻子……


為什麼電商助農這樣一件本應皆大歡喜的好事卻最終令這麼多人不滿呢?

首先,考慮到客觀條件,農產品其實並不適合這樣從果農直接到消費者手裡的銷售方式。大多數農產品作為生鮮,對倉促運輸要求高,且單位重量/體積的價格低,換言之,運費高。如果不經過專業處理,普通農產品的保鮮時間非常有限,往往只有3到5天。如果在包裝時沒有經過專業包裝,運輸過程中的磕碰擠壓則會導致大量農產品腐壞變質。而以往由傳統批發渠道運輸的農產品,都事先通過了專業手段做好運輸途中的保鮮和包裝。

其次,我們日常買的農產品都是篩選過的等級貨,篩選率從10%-50%不等,而電商助農往往銷售的是未經篩選的統貨。也就是說,這些助農產品一般來說都是不分質量、規格、品級,混做一堆,按統一價格出售的商品。在正常篩選時,其中一半左右的產品原本應流向果汁、罐頭廠。一位賣煙臺蘋果的電商賣家表示,他們家店鋪走量最好的就是統貨,價格較低的單基本還要夾雜很多三級果銷售。“一二級的貨賣不動,需求少,基本都是客商批發市場或者有供貨渠道走掉。”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定價。電商助農產品的定價往往比商超銷售的同類產品價格更為划算。當消費者用低於市場的價格購買產品,那麼基本就註定了商品的品質要略差一等。即使是產地直髮,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價格與質量對等也依然是商業運營的一條基本邏輯。

收到電商助農買的水果後,感覺自己是個傻子……


最後,還有許多電商助農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渾水摸魚行為。一些打著助農旗號的店鋪實際上為中間商、供應商經營的店鋪。比如明明購買的是丹東大草莓,發貨地卻顯示成都,購買的廣西沃柑,發貨地卻顯示雲南。同時,認真觀察會發現,許多助農店鋪裡都有同一位農民伯伯的照片,而這位農民伯伯如果不是在全國各地都擁有果園,就是職業模特無疑了。


收到電商助農買的水果後,感覺自己是個傻子……


愛心助農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流程。購買一家自帶店鋪等級的店鋪;用PS製作果園圖片;職業模特偽裝成農民擺拍;故意不裝修店鋪稱自己不會電商只懂種菜/水果;粗劣包裝代表原生態;最後再刷一波好評,開門迎客。這類店鋪一般一年只賣3個月,3個月後休息。他們也無懼差評,因為根據平臺規則,半年後差評歸零,就可以繼續經營。即使店鋪最終被關停,無可挽回,再重複上述操作購買一家新店鋪就可以了。

收到電商助農買的水果後,感覺自己是個傻子……


貌貌看來,電商助農這條路如果想要持續發展,需要平臺、商家、消費者三方共同努力。平臺應嚴格審核參與類似活動的商家資質,可以有經銷商,但不應有曾經做出欺騙消費者舉動的經銷商。商家也是一樣,除了做好包裝保鮮處理外,即使是電商也應明碼標價,對產品做出分級、分價格銷售,把選擇權留給自己。而作為消費者,在購買時也應該明白,價格與質量是對等的,貪圖便宜的心態萬萬不可有。

收到電商助農買的水果後,感覺自己是個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