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價1.5億的上海老洋房,都是什麼土豪在買?

孫儷和羅晉主演的熱播劇《安家》再一次炒火了上海老洋房。

劇中,房店長以1.5億的高價成交了位於愚園路上的柳林別業,而在現實中,鳳陽路上的應公館最新售價已經達到3.8億。

買是不可能買得起的,就連在裡面開個“轟趴”你也未必開得起,來看應公館對外開放的使用須知:“女士請穿著旗袍,做好頭飾;男士請穿好西裝、揹帶,皮鞋擦得敞亮。”


均價1.5億的上海老洋房,都是什麼土豪在買?

對上海房地產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能輕而易舉地報出湯臣一品、檀宮、東郊壹號等“樓王”的名字,但這些後起之秀和價值連城的“老古董”比起來,可能真的要稍遜一些。

在滬上一家知名老洋房經濟企業擔任市場總監的陸偉告訴我們,他最近成交的一套一億多的老房子,買家就是一對之前住在陸家嘴豪宅中的夫妻,“他們有兩個孩子,之前在大平層住得挺失望的,在看過老洋房之後才覺得,過去的老房子能把空間的使用功能全部打開,層高高、開間寬,還附帶一個大花園,物有所值。”

沒多久,這對夫妻便以房換房,成為老洋房裡的“新業主”。

均價1.5億的上海老洋房,都是什麼土豪在買?

“古董”值錢,正因為它在數量上的稀缺。據統計,上海全市現存的老洋房數量在4000-5000棟之間,但90%以上已收歸國有。國家規定,國有花園住宅自2004年起就已只租不售,私有產權的老洋房總共也只有500-600棟,其中產權清晰、可供出售的老洋房據陸偉估計全市只有300棟左右,這之中的一些還亟需修繕。

地理位置佳、具有豐富人文歷史的老洋房,總價近年來都以億來計,其中漲價漲得最經典的,要屬愚園路上的嚴家花園。2009年盛大網絡首席執行官陳天橋以2.8億的價格入手,等到2016年時,對外報價已達10億,幾乎是以一年漲一億的速度在瘋漲。

在陸偉和作家董鳴亭2018年所著的《上海老洋房的故事》一書中,收錄了近十年來上海老洋房市場的部分成交數據:2008年時,一套面積在200平米左右的老洋房總共售價還不到2000萬;到了2017年,一棟老洋房的市場均價已經漲到了30萬/平,鉅鹿路886號的梁家花園更是在2016年就賣到了40萬/平的“天價”。

十多年之前,上海老洋房的市場估值和周邊的新公寓估值邏輯差不多,僅從其所處的地段、品相、佔地面積等基礎數據來評估,這幾年來,除基礎數據外,買家們會更看重昔日營造商背景、建築風格元素、屋內歷史物況、風格是否完好保存等因素,甚至,連房子裡以前住過什麼人、有過怎樣的家族典故都讓看房者們津津樂道。


均價1.5億的上海老洋房,都是什麼土豪在買?

2008年開始接手老洋房業務的陸偉告訴我們,這些房子本身雖然歷史悠久,但出現交易也就三十年左右的時間。

上世紀90年代,不少住在浦西的上海人面臨動遷問題,那時候浦東的一些新建築已經在造,不少高樓大廈逐漸拔地而起。過去住在弄堂裡的一些老上海人有的想要改善居住條件,就慢慢把家裡的老房子給騰出來。

八九十年代從國外被派遣到上海工作的外國人,成了第一批洋房買家。在上海這片土地上消失了近半個世紀的洋人們,有些就是昔日這些建築設計師或營造商的後人,他們本身不缺錢,加上拿到的一些補助,同樣風格、品相的房子,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普遍價格昂貴,但是到了上海,同樣是市中心,卻被某種程度的“賤賣”。出於直覺,這些外國人覺得老房子的價格肯定會漲,他們一方面懷著投資的心理,一方面也住進其中,重新回到了上海的歷史建築裡。

二十多年前,一棟老洋房的單價僅為2000元左右,花上百萬的價格就能買下一棟帶花園近千平米的房子,論性價比,可比那些新建成的公寓划算多了。

均價1.5億的上海老洋房,都是什麼土豪在買?

老地圖中的應公館

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港澳臺同胞們也加入了這一隊伍,他們有的是在上海做生意,有些則是四五十年代從上海的老建築中搬離的人們的後輩。這些人的心態倒是和洋人們類似,因為和自己的城市相比,臺灣也好,香港也罷,這個佔地面積,配合這個地價,怎麼算都是賺錢的買賣,何況90年代老洋房的土地還是“帶證”的,有了這本土地證,他們會覺得這塊土地是屬於自己的,非常稀有,有些房子的單價甚至比新公寓還要便宜,投資價值不言而喻。

2000至2010的十年間,上海的老洋房市場顯得有些“被動”:總是跟著周邊新樓盤價格的推高而水漲船高,有意思的是,這十年間每每上海房地產價格下降的一些時間點,老洋房卻都“摒牢”了:“2003年的SARS、2005年的宏觀調控、2008年的次貸危機,每逢炒房者抱團拋售,老洋房的價格都紋絲不動,這就是所謂的'物以稀為貴’。”

在這段時間內,一些海外歸來的華人成了老洋房的第三批買家,他們中的一些人管理著公司的對華業務,因為從小在國外耳濡目染,歷史建築的價值是不言自明的。祖輩們離開上海,出國求發展,這些人則帶著他們的“故鄉記憶”歸來,多少帶著點尋根的意思。


均價1.5億的上海老洋房,都是什麼土豪在買?

2010年至今,無論是因公出差、出國留學,還是外出旅遊,隨著更多的人走出國門,瞭解到海外的古建築文化,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懂的欣賞上海老洋房的價值,一些企業家和一線明星逐漸加入“實力派買家”的行列。

“現在就是有錢的基本都會來買,老房子現在都成熱點了。有段時間明星買得比較多,郭敬明《小時代》的劇組,基本都買好了,但是最近大家都比較低調,買了也不會去聲張。”據陸偉觀察,近些年來找他看房的客戶愈發趨於年輕化,“一些80後都在買老房子了。”

“您最年輕的客戶多大?”

“不瞞你說,是個90後。”

在他看來這並不稀奇,“首先當然是家底厚,但這樣的年輕人自己都比較有想法,你看現在一到週末,武康路那邊就有很多年輕人拍照、吃飯,說明喜歡老房子的人,也越來越年輕化了。”

我們也聯繫到了一位洋房的買家Eileen,她是在2015年時入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住所。

房子位於泰安路24號,根據樓下的銘牌,這棟公寓建於1946年,佔地面積640平方米,建國后里面住過多位醫學屆專家。2017年4月,徐彙區文化局將此公佈為徐彙區文物保護點。

Eileen買下的是一套頂層朝東的套間,兩居室結構,面積不大,只有38平米,但因為是有產權的,2015年賣到260萬,現在則翻了一番。

這棟6層高的小公寓在70年代末被加蓋了一層,是徐匯房管所為了解決職工住房問題動的手腳,用她的話說,“腳下是真品,頭上是贗品”。當時一連看了十多套的她執意要選有產權的,就是為了能在真正意義上讓房子為自己所有。

無論是滿屋的陽光還是樓頂的天台,她都頗為滿意,愛好藝術和園藝的她當初花了差不多40萬來整修,使得這套房兼具家和工作室的需求。

Eileen說她算是老洋房的痴迷者之一,在買房之前,她已經在附近住了20多年,大學時候在上財讀書,也沒離開過這片區域,這裡的一花一木於她而言都像是形影不離的老朋友一樣。

“泰安路120弄——衛樂園住過賀子珍;泰安路115弄花園住宅住過周谷城;泰安路117號是潘澄波舊居;泰安路76弄是賀綠汀舊居;泰安路10弄1號是湯曉丹、藍為潔舊居。”她對這些歷史如數家珍,關於老洋房的書在她家裡幾乎都能找到。

她說自己是一個很能折騰的人,起初和先生多吉出於對舊物的喜愛,穿街走巷從世界各地淘來各種舊物古董,將它們安放在這處裝飾一新的工作室,這裡所有的物件包括燈具、木櫃、椅子、掛畫都是Vintage工業復古風,主要面向設計師或者是做設計品牌的賣家來淘貨或者辦私人活動。

去年,Eileen對這裡進行了新一輪的升級,處理了很多舊物,現在的審美跟過去不同了,得與時俱進才行。如今,這套房的售價在400多萬,每天都有紙條來求購,但她仍然在轉租與工作室之間左右搖擺,

“賣是捨不得賣的”,買房不易、裝修艱難,她在心態上已然和房子融為了一體。


均價1.5億的上海老洋房,都是什麼土豪在買?

有人買就有人賣,在老洋房市場中,賣房的人多為原始業主和投資客兩個群體,前者佔到很大一部分。

“很多老業主賣家裡的祖宅倒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因為他們自己包括後代都生活在國外,物質上不缺,生活條件有保障。但是一般家族裡的長者都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等到自己過世後,這個房子要怎麼處理?”陸偉接觸到不少這樣的案例。

“他們不希望後代來爭財產,雖說賣祖宅本身是一件令人難過的事,但比起後人可能為了房子爭得面紅耳赤,他們還是會選擇在自己這裡就消除這一隱患。”

還有一些,則是生活在裡面的普通百姓,“有些人希望賣掉房子之後,可以換個正常的房子,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

老洋房雖然歷史悠久,但在未經改造的情況下,居住條件可能並不那麼理想,住在超南的開間還好,如果不小心分到的是朝北的亭子間,不僅面積狹小,常年見不到陽光,刮個風下個雨還有可能漏水。

“思南公館對面就有很多這種七十二家房客的房子,很多人喜歡在外面拍照,殊不知,住在裡面的人,都迫切地想出去。”若是你有機會和住在其中的人交流,他們多半會回應一句“有什麼好拍的?你覺得外面好看麼裡面有老鼠蟑螂的知道伐?”

“這就和'上海人不會去東方明珠’是差不多的道理。”從小在上海長大、居住在新式里弄的陸偉對此深有體會,“東方明珠以前是上海的至高點,登上它你能遍覽上海大部分的風景,但上海本地人多半是不以為然的,老房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真正這麼多年住在老房子裡面的人,對老房子其實是有些'仇視’的,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普通的老樓,沒什麼特別,甚至還非常潮溼,住得不舒服。”

上海有句古話叫做:窮人翻身靠動遷。《安家》中也有類似的故事:住在老洋房裡的遠房親戚在業主賣房時提出分財產,獅子大開口,一要就是幾千萬,微博網友@灝澤先生 說,這幾乎是他“家裡故事“的翻版。

在陸偉看來,現實中類似的情節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住朝北亭子間的人要求和超南開間的人分到同樣多的動遷款、拿不到理想中的數字就賴在裡面當“釘子戶”拒不搬走……

他舉了一個接觸過的例子來表明自己的看法:“黑人牙膏以前在上海有一棟住宅,在復興西路那裡,現在住在裡面的人,是原來的工人,兄妹二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這套房子的地段不用說了,花園有2000平,賣的話肯定是個天價。但黑人牙膏的後人沒有將這兩個工人們趕出去,原因是:當年他們的祖輩經歷文革,帶著一家老小逃離了城市,只有工人們留下了,一直住到現在。如果不是工人們一直'守著’這棟房子裡,它可能早就被收回了,你還談什麼賣錢呢?

“人家這麼多年幫你守著一棟房子,問你要點錢,我覺得很正常。”在陸偉眼中,這些“寄居戶”本身,已經成為了房子的一部分,要趕走他們本身就是件挺殘忍的事情。

但對於那些花高價買下房子“收藏”的人來說,可能只是去接待一些生意圈的朋友。

“這個東西跟老古董是一樣的,你說有多少人去買一個上億的杯子,他會拿來喝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