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此一簾幽夢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曾有一面珠簾,粉色和白色的珠子串成的,因為每一條珠簾都很細,所以極容易打結,對於沒有耐性的我來說,它簡直就是一面災難。

可是,媽媽卻很喜歡,現在回憶起來,她當時看著珠簾的模樣,像極了憧憬愛情的少女,掐指算來,那個時候的媽媽比現在的我要年輕好多。

年齡漸長,我也擁有了青春的萌動,也偷偷看了《一簾幽夢》,才發現,媽媽看著珠簾的模樣和紫菱那麼像,想來每一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關於愛情的美夢。

共此一簾幽夢

女人憧憬愛情的樣子,總是很美。

記憶中,媽媽是個愛看書又容易陷入劇情的小女生,為《庭院深深》惋惜,因《一簾幽夢》期許,又在《飄》裡感悟。我多愁善感的性子,多是遺傳自她。

只是生活,太多磨難,我的天真與幻想也在現實前面變成了那褪色的珠簾。我不再是做夢的“紫菱”,而是現實生活中,學會勇敢、堅強,不對未來有狂熱期待的自己。

太多的熱情被現實澆滅,生活總在每一次期待裡,給我一記又一記的耳光,漸漸地,不敢期待,也惶恐幸福。總覺得,一切得到都是幻夢,失去了反而更踏實。

共此一簾幽夢

我很羨慕,媽媽能夠一直活在少女的夢中,儘管生活給予她的並非心之所願,可她依舊熱愛生活,能墜落夢裡的女人,心間都是純潔的孩子。

此刻,回憶起她的我,竟像歷盡千帆的老者,兩鬢雖未斑白,心已鐫刻冰霜。

我沒能在最好的年紀,遇見能與我共此一簾幽夢的人,回首情路坎坷,竟無一人真心相待。

重溫《又見一簾幽夢》,看著紫菱和費雲帆的愛情,他們把死在上個世界的浪漫演繹得淋漓盡致。印象最深的就是紫菱對雲帆說的那句,“你都看懂了”。

一個將靈魂訴諸文字的人,等千帆過盡,滄海桑田,是想等一個懂得。不是看懂字面的意思,而是在這冰山一角之下,那個深刻的靈魂。

共此一簾幽夢

雖不喜歡瓊瑤淺薄的文字,卻還是在她塑造的這個夢中動容。至少在我媽媽的那個年代,她為她們塑造了一個綺麗的、浪漫的、美好的夢。

此時,竟也生了少女心,想擁有一面自己的珠簾,看著它在燈光下閃著光,如星河落入人間,又在那璀璨與幻夢裡,對未來藏下一份期許。

“我有一簾幽夢,不知與誰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訴無人能懂。”

紫菱,終是遇到想與她共此一簾幽夢的人。

媽媽雖沒能遇到費雲帆,可是也在芸芸眾生裡遇到我的爸爸,讓她在生活裡做夢。如今,媽媽離世十七載,爸爸依舊孤身一人。愛情的美,就美在情有獨鍾。

共此一簾幽夢

我是在愛裡長大的女孩兒,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愛。

人生八苦,也許是這條修行路上的必經,可是,苦難的饋贈,是成長。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只要我足夠勇敢,足夠堅強,足夠懂得,在這大千世界,紅塵萬丈,也能不辜負生命。

也許我也能遇到,與我共此一簾幽夢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