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遇到挫折,感情遇到坎坷,你們都是怎麼排解心中的不快的?

我們每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樣,在這個汪洋般的社會中度過自己的一生。一滴水對整片汪洋,真的很微不足道;正如我們面對浩瀚的宇宙,同樣是渺小無比。我們身處於社會之中,受制於規則的束縛。從呱呱墜地開始,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學習複雜又繁瑣的知識,應付難以揣測的人心。在經歷很多事情之後,我們會成長,會自行學會如何排解心中的怨氣、痛苦與苦悶。因為啊,除了你的父母沒人關心你的感受,而自己又不想把不開心的事情和父母說,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而煩惱就像是和你作對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莫名其妙就變成全家桶了。而我們在面對全家桶般的煩惱時,往往會表現為思維混亂和情緒失控,一些平常的小事都會給你帶來巨大的負能量。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平復心情,調整狀態,才能更好地面對這些不如意。

生活遇到挫折,感情遇到坎坷,你們都是怎麼排解心中的不快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情,排解心中的苦悶呢?不妨可以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

1)合理宣洩法:煩惱,看似無處可尋,看似無蹤無跡,可是他們卻深深地紮根在我們心裡。不把這些煩惱解決,它們會在心裡發芽,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擾亂我們的思考,影響我們的休息,嚴重的甚至會演變成抑鬱。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合理傾訴,我們應該向父母親人,或朋友愛人傾訴自己的煩惱,阻止煩惱進一步發芽;甚至我們可以大哭一場,讓所有的不開心都隨哭聲而去。這樣的傾訴很有作用,雖然不能直接解決問題的本質,可是完全可以幫助我們恢復良好的心態,為問題的解決送上一把鋒利的刀。但是要注意是合理宣洩,不要把傾訴對象當作垃圾桶,這樣的話也許會勾起他的煩惱,結果會變得很糟糕。

2)注意力轉移法:在影視片段上我們經常會看見有些人會利用書法,來平復心情,調節狀態。這就是注意轉移法的一種。這種方法是在你煩惱的時候,通過藉助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將你自身的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暫時把不開心忘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打球,唱歌,跳舞,讀書,寫字,逛街,打遊戲,購物等。

生活遇到挫折,感情遇到坎坷,你們都是怎麼排解心中的不快的?


3)幽默法:


弗洛伊德認為幽默是潛意識的體現,是心理能量釋放方式之一,也是“自我”對威脅性事件的一種防禦方式。

合理正確地運用語言的藝術,來轉變某件事對自己的影響,可以間接為自身帶來化解煩惱的喜悅,有助於正面對待問題,合理分析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

4)補償法:當我們遇見煩惱的時候,有些人會選擇先去大吃一頓來滿足自己的胃,在吃東西的過程中調節心情。這麼做有沒有道理呢?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影響情緒化飲食行為的,不是性別、食物限制或者對體型的過度擔憂,反而是難以正確地識別、理解及調節情緒。當我們體驗到強烈的情緒,或者不能準確識別自己的情緒究竟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無法有效應對自己的感受,繼而可能會用食物來把自己的注意力從這種不舒服中轉移開來。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會產生滿足的快感,這種快感會幫助我們抵消煩惱帶來的負面情緒,從而達到調節身心的目的。

5)意志調節法:任何問題都可以將其分為誘發性事件-信念-結果。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的信念將直接影響著結果。這就要求我們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樂觀地面對生活。理解社會的本質,明白所有的問題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要堅信辦法一定會比問題多,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事情最終一定會解決的。這樣,煩惱便不會在你心中發芽了,因為那塊土地它扎不進去根。

生活遇到挫折,感情遇到坎坷,你們都是怎麼排解心中的不快的?


(這些方法都是因人而異,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的別的好建議可以留在評論區,我會在下一篇寫一些自己常用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