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兒(散文)

  • 文/簡洪濤

那是三十年前的一天,正是丹桂飄香、花好月圓的八月十五,大女兒一聲啼哭,來到了我這個清貧的教書匠家裡。自她出生算起,已是而立之年,現也為人母了。

女兒出生那天,我並沒有在家,沒有陪在妻子的身邊。那時,我正在一所區中學教書,離家近一百八十華里,挺遠的。要是放在現在,不要說一百八十華里,哪怕是三百華里,都不算回事,電話一打,高鐵一坐,抽幾根菸的功夫,還沒有怎麼享受呢就到家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國家改革開放剛開始不久,各方面都還比較落後,不要說手機、電視機稀罕,就連交通工具客車,班次也少得可憐。

大女兒(散文)

我所在的學校,緊臨當地的區公所,每天發往縣城的客車只有一班,早上去下午回。我每次回家,加上縣城轉車,都需要半天的時間。那時,學校普遍抓得緊,每週只有星期日一天的休息時間,這樣以來,幾乎半個月二十天才回家一趟,一學期回不了幾次家,只有放寒暑假的時候,才難得在家安心地休息上一段時間。

話說回來,由於那個年代的信息不暢通,等到我從學校回到家時,才知道女兒已出生將近半個月了,心裡一時感到無比地愧疚。家人說,女兒出生以後,本來想寫封信告訴我的,後來,考慮到寫信也要走上好幾天,才沒有寫信告訴我。

女兒的到來,給家庭增添了喜慶的氣氛。我每當工作勞累,坐下來喘口氣的時候,一想到自己跟別人一樣,也當爸爸了,心裡就美滋滋的,有說不出的高興。

隨著女兒一天天地長大,我還是和家人離多聚少,不能陪伴在妻子和孩子身邊。特別是大女兒出生後的第三年,二女兒又出生了。這時候,我在高興的同時,深感身上的擔子又重多了,考慮最多的是,將來孩子的上學問題。學校離家那麼遠,加上當時幾十塊錢的工資,怎麼能養得起教育好孩子呢?這事,一直纏繞在我的心裡。

大女兒(散文)

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百里外的學校,調到了離家僅1.5公里的本鎮中心小學任教。緊接著,大女兒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之後,一年四季,無論颳風下雨,我總是用自行車帶著女兒上下班,空閒時,陪陪妻子,陪陪孩子,也算是多年虧欠的一種補償吧。

很快,大女兒上了三年級。為了鍛鍊她的毅力,培養從小能吃苦的習慣,我每天便扯著女兒步行上下學。

記得有一年冬天,冰天雪地,大女兒跟著我一起上學校,她前面走,我後面跟,一個不注意,女兒重重地摔倒在雪地上,表情十分痛苦,我上前給她攙起來,拍拍身上的雪,一邊鼓勵著,一邊又繼續走向學校。我一直在想,如果女兒現在還清晰地記得摔倒的那一幕的話,會不會從心底裡埋怨我呢?

也許是我對大女兒苛刻的原因,她小學畢業後,到離家六十華里的縣城上初中、高中,一直很獨立很省心,從不在我的面前訴說學習上的苦,傾訴生活中的痛,參加工作後,也一直這樣。

眼下,我宅在家裡,給上網課的學生進行線上輔導。輔導之餘,便胡亂一氣地想。有時,想女兒的家庭,想女兒的孩子,也不由自主地想大女兒出生後的點點滴滴。

大女兒(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