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總會發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數學天才張益唐的傳奇人生史

2020年高考即將來臨,此時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各地高三學子至今未回學校正常上課複習。我相信此刻和高考相關的人,都是焦慮的。

尤其是馬上要高考的高三學生,此時心裡估計五味雜陳。

是金子總會發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數學天才張益唐的傳奇人生史

今天,我向大家分享一個數學天才傳奇人生故事——北京大學美籍客座教授、數學天才,張益唐。希望能借此激勵所有的高三學子,奮發圖強,堅持拼搏,為自己人生拼搏一次

有人說:“人非要經歷一番不同平時的劫難才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

01 從工人到北大“大齡生”


張益唐,1955年在上海出生。由於特定歷史原因,張益唐在十幾歲和母親被下放到農場。農場裡不具備讀書條件,所以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幾年張益唐返回了北京,在一家鎖具廠打工。當工人,這不是張益唐的人生追求,他利用閒餘時間自學了物理、化學、數學等科目,不知歷經多少挫折,在23歲那年,圓夢北大數學系,師從,從此傳奇一生就此開始。

是金子總會發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數學天才張益唐的傳奇人生史

著名數學家張益唐

在大學本科期間,張益唐就表現出良好的數學天賦,很愛鑽研問題。根據隔壁室友沈捷回憶,張益唐很愛思考,愛自學,同學們遇到難題都喜歡找他幫忙。

1982年,張益唐順利從北大數學系畢業,但他有更高要求,於是緊接著,拜在著名數學家、北大潘承彪教授門下,攻讀碩士學位。一切都是那麼順利,3年後,張益唐碩士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02 海外求學,實處漂泊


研究數學、探討數學是張益唐人生追求。為了繼續更好地研究數學,張益唐,漂洋過來來到美國求學,在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一切看似很順利,由於博士畢業論文的題目很關鍵,張益唐選擇證明數學難題“雅克比猜想”作為博士論文的主要內容。憑藉著數學上天賦和不懈努力,完成自己博士學位論文。

但在他博士論文中引用導師莫宗堅一篇論文的結論,但不幸的是這個結論不正確的。因此,他未能順利博士畢業。也因這件事和導師莫宗堅關係弄僵,因為導師覺得是張益唐才讓自己錯誤結論暴露出來。

直到讀到博士第7年,雖然博士論文結論是錯的,但論文推導過程卻有很高研究價值,美國普渡大學教授們一致認為張益唐達到博士畢業要求,授予他博士學位。

由於和導師關係鬧僵,莫宗堅並沒有給自己學生張益唐寫推薦信。在美國推薦信好比一個人誠信,沒有推薦信意味著不誠信,因此沒有一家科研機構和學校願意聘用張益唐。

37歲那年,張益曾博士畢業,卻又失業。從此過上了四處漂泊的生活。

03 漂泊21年載、破解“孿生素數猜想”,一舉成名


為了滿足生活需要,他到處打散工,送快遞、餐廳端盤子等,只有能掙點錢,他都毫不猶豫去做了。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在美國一所普通大學擔任臨時教師。沒有穩定收入的張益唐,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學術研究。

是金子總會發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數學天才張益唐的傳奇人生史

張益唐在美國一所大學擔任臨時教師

這期間,張益唐主要研究著名的素數問題——孿生素數猜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直到2013年(此時張益唐已經58歲了,按照我國60歲退休標準,已經快要退休),張益唐發現並證明存在無窮多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從而為解決“孿生素數猜想”這個世紀難題邁出了歷史性一步。震驚整個數學界,也讓一直默默無聞的張益唐成為了“網絡紅人”,一舉成名。

是金子總會發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數學天才張益唐的傳奇人生史

張益唐公式

此後,各種榮譽撲面而來,2016年獲得“求是傑出科學獎”,同年,被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聘任專職教師。

結語:張益唐的人生是坎坷的,也是傳奇的。他用自己親身經歷給我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而在這“發光”的背後,其實是他對數學孜孜不倦,永遠不放棄的精神,才讓他獲得今天的成就。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成功的道路上,坎坷無數,只有堅持、努力奮鬥才能見到“雨後的彩虹”。

是金子總會發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數學天才張益唐的傳奇人生史

高三學子們,希望張益唐傳奇經歷能給你們一些啟示和思考!俗話說“人生難有幾回搏”,加油,高三學子們。

-END-


我是 【study強國】,始終堅信:“學習才能強國”,“學習才能改變命運”!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意義!希望【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