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預防

一、什麼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 V)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經糞口傳播途徑感染。甲肝病毒對各種外界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而能長期在外界環境中存活,能通過各種汙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單等)以及水和食物傳播。

  二、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

  急性甲肝的潛伏期通常為14~49天(平均30天)。典型病例發病初期常有發熱、乏力、厭食、噁心、嘔吐、或腹脹、便秘等症狀,肝臟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隨後出現黃疸,小便深黃,皮膚鞏膜黃染等,絕大多數患者在數週內可恢復正常。

  三、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1、傳染源:甲肝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為傳染源。

  2、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途徑,糞口傳播的方式是多樣的,一般情況下,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是散發病例發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水和食物的傳播,特別是水生貝類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暴發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

  3、人群易感性:未注射過甲肝疫苗者對甲肝病毒普遍易感,患過甲肝或感染過甲肝病毒的人可以獲得持久的免疫力。

  四、甲型病毒性肝炎什麼時間多發?

  甲肝在2-3月和7-8月發生較多,分別與春節期間食用海鮮和夏季吃燒烤較多有關。

  五、如何預防甲肝?

  糞-口途徑是甲肝傳播的主要途徑,它不會通過空氣傳播。甲肝的感染機率很小,多為感染者上完廁所不洗手,然後又去做飯做菜,尤其是做生食導致食品汙染而傳染給他人。一般人們生食了被汙染的海鮮食品容易導致感染。因此我們要採取以下措施預防甲肝。

  1、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不喝生水、不生食海產品,尤其對一些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產品,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吃、半生吃以及醃製後直接食用。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把住“病從口入”關。

  3、搞好環境衛生。生活垃圾和糞便要及時清理,並做好無害化處理。

  4、接種甲肝疫苗。目前接種甲肝疫苗是預防甲肝的有效措施。適齡兒童常規免疫用甲肝疫苗為甲肝減毒活疫苗,在18月齡接種1劑,家長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時帶兒童進行接種。同時未患過甲肝或未接種過甲肝疫苗的成人,也可自願自費接種甲肝疫苗進行疾病的預防。

  六、得了甲肝怎麼辦?

  如果出現體溫升高並伴有乏力、厭食、噁心、嘔吐、黃疸等症狀的人,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