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梳頭的 3 個好處

最近天氣開始轉暖,春風撫臉,暖意襲人,讓人十分愜意。


然而有的人卻彷彿像孫悟空被唸了緊箍咒一般,出現不明原因的頭部眩暈、頭痛、發脹發麻等問題,痛苦不堪。


根據中國營養健康網發佈的多年臨床統計,春季頭痛頭暈的發病率要比冬季增加 30% ,其中以中老年居多,白領所佔比例也逐年遞增


古語有云:“春氣者,諸病在頭。”頭痛、頭暈等是春天常見情況,重點在於養護頭部。


春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梳頭的 3 個好處


頭為“諸陽之會”


中醫認為,經絡遍佈人的全身,氣血調和輸養,都要靠體內的經絡起傳導作用。

頭為一身之主宰,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於頭部。人頭頂上的“百會穴”,就是因經絡直接彙集頭部,或間接作用於頭部而得名。

頭部是人體的陽氣彙集之處,而春天正好是大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與春之陽氣相應,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旺盛。此時養生,要順應春令特點,舒暢升發之氣。

多梳頭,就是很好的養生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梳頭不建議用塑料梳子,因為塑料材質會起靜電,還會損傷頭皮,讓頭髮變得乾枯。可以用天然的木質,骨質梳子,或者用手指代替梳子來進行梳頭。


春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梳頭的 3 個好處


春季養生常梳頭


自古以來,歷代養生學家推崇梳頭這一保健方法。古人常以指來梳頭,稱為“櫛發”。晉朝嵇康在其所著的《養生論》中就強調:“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壽自高。”

春天常梳頭,可起到如下作用:

1、防病保健

南梁醫家陶弘景有“櫛頭理髮,欲得過多,通流血氣散風溼也”的說法。《延壽書》中也提到:“發多梳,則明目去風,常以一百二十為數。

梳頭有助於促進頭部氣血循環,起到舒緩氣血的作用。


春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梳頭的 3 個好處

2、滋養頭髮

有人擔心:“經常梳頭,頭髮會不會掉得更快?”其實,正確的梳頭不但不會造成掉髮,還能起到固發養髮的作用

。《聖濟總錄·神仙導引》中就提到:“梳欲得多,多則去風,血液不滯,髮根常堅。”


隋代著名醫學家巢元方也在《諸病源候論》中稱:“千過梳頭,發不白。”中醫認為“發為血之餘”,常梳頭可使頭髮根部血液循環加快,使髮根堅固,髮色黑潤。


春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梳頭的 3 個好處

3、提神醒腦

梳頭通過刺激到頭部的穴位、經絡,有助於恢復大腦疲勞、保持精力充沛

著名畫家韓美林先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在一段時間裡創作 200 幅毫不雷同的畫全得益於每天早晨起床後由輕到重、由快到慢的梳頭,梳得頭腦清爽,全身輕鬆。


這樣梳頭最養生


用手指代替梳子來梳頭時,中醫稱之為“拿五經”——頭部正中是督脈的循行部位,兩旁分別是膀胱經、膽經的循行部位,共 5 條經脈。

春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梳頭的 3 個好處

用手指分別點按這五條經脈,從額頭的髮際一直梳到頸後的髮根處,邊梳邊揉擦頭皮。注意用力適中,動作緩慢柔和,以頭皮有熱、脹、麻感為佳。

一般一日梳頭至少兩遍,早起後、臨睡前各一次,每次 10 分鐘左右

早起梳頭可提神醒腦:早上是陽氣生髮之時,此時梳頭可以幫助氣血流通,防止春困的發生。

臨睡梳頭可安神助眠:睡前梳頭能起到消除疲勞、幫助睡眠的效果,大文豪蘇東坡對梳頭促進睡眠有深切體會,曾留下“梳頭百餘下,散發臥,熟寢至天明”的詩句。


除一早一晚外,我們平時感到頭腦昏沉、疲勞時,也可以花幾分鐘的時間梳一梳頭,使自己儘快恢復狀態。


艾灸改善頭部不適


前文提到,人們特別容易在春天出現頭痛、眩暈等一系列頭部疾病,除了可以通過梳頭來改善以外,經常艾灸也能起到調理的作用。主要艾灸的穴位有:百會穴風池穴太陽穴


百會穴:這個穴位比較好找,它就位於頭頂正中心,兩耳交連線和頭頂正中線的交點處。艾灸百會穴可疏導頭部經氣。


風池穴:在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此穴善於調理和風邪有關的問題,其中就包括風寒、風熱以及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導致的頭痛。


太陽穴:此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在太陽穴上施灸,能起到通經、止痛、醒腦等作用。


春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梳頭的 3 個好處

經常艾灸以上穴位,

可改善頭部的氣血循環,使緊張、痙攣的血管舒張,對眩暈、偏頭痛、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均有調理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艾灸頭部時要注意灸量,如果艾灸的時間過長,易導致陽氣過於上行,反而容易加重頭暈目眩等症狀。另外,還要注意不要在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勤梳頭,多艾灸,趁著這段時間,趕緊養好身體,才能在疫情結束的時候盡情的賞春踏青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