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相處是一場修行

// 和家人相處,是一場修行 //

 

這位朋友你好!從你的來信裡,可以感覺到你的苦惱。

 

上一輩的人,總會看年輕人不順眼,這好像已經成了世代交替時的定律—父母親總看不慣孩子們的做法,而孩子們覺得父母理解不了自己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連古人都是這樣。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有這樣一句話,大意是,「父母覺得孩子們有一些太過崇高的理想,是因為還沒有受到現實的打擊,也就不具備該有的限制。」

年輕人肯定聽了不服氣,但這個是必須要爭論、要解決的事情嗎?我覺得未必。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堅持,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堅持,各自有堅定的立場,源自彼此的經歷、價值觀和個人喜好,很難通過「講道理」來扭轉。而等年輕人變老了,也到了父母親的年紀,會不會也對下一代年輕人指指點點呢?[並不簡單]十有八九會。這就是人性。

 

所以,不妨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默許它就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前提下,尋找一些讓彼此更自在的溝通方式。

 

首先,不要覺得自己的家是一個「監獄」,有了這個成見,帶了有色眼鏡,父母說什麼你都會覺得煩躁。尤其是你和父母相差有40歲,歲月帶來的「堅固」,真的不是三言兩語、發個脾氣就能改變的。硬碰硬的交流,只會給彼此帶來傷害。

 

所以,就讓父母按他們的價值觀去表達,只要不是有大是大非或災難性的後果,你就姑且聽之,不用去反駁或憤憤不平,但在你自己的生活裡,就用你認為正確的價值觀去行事就好。

 

也轉變你自己的態度,少一些輕蔑、不以為然。試著多去傾聽,找到他們話語中值得肯定的,加以肯定和讚許。當你的態度開始轉變,相信父母的態度也會有所轉變。

 

另外,父母總是「強行把價值觀塞給你」,很可能你在他們眼中,仍然是一個孩子。所以,他們還是像你小時候一樣,不講理由地要求你這樣做那樣做。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讓父母發現:你真的已經是一個大人了![加油]

 

減少和父母反覆、無意義地爭吵,把時間放在更有價值的事。學習、工作、社交、運動……讓自己快點成長,讓生活更加豐富,並且時不時把一些新鮮的事情、面臨的新情況,和父母一起討論。

 

讓父母逐漸知道,你所面對的世界,有著他們並不瞭解的難題,也有更多的精彩,讓他們慢慢感覺到你是一個獨立的、有主見的成年人。這個印象建立起來,就不會過多地對你「指手畫腳」了。

 

與父母溝通,也和與其他的任何人溝通一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都需要付出努力,去嘗試、去練習。

 

靜下心來,專注自己,相信你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也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