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薄霧中的溮河來自溮河法院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在豫南小城信陽,有一條小河穿城而過,這就是溮河。


  清晨的溮河,常常籠罩在薄薄的霧中,一副溫柔、含羞的樣子。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沿溮河兩岸,是成行的垂柳。柳樹軀幹高大,健壯挺拔,但枝條卻柔柔的低垂著,伸向河面,好似在爭相拉近著與水的距離。微風起時,柳枝在薄霧中隨風輕搖,深綠,飄逸,骨子裡透出羞澀、浪漫的情懷。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河面,倒映著近處岸邊的柳樹、高樓和遠處墨綠的蒼山,柳樹和蒼山將河水映襯得更加深沉,高樓卻在河面繡畫出亮麗的顏色,給河水增加了幾分靈氣,幾分輕鬆,幾分朦朧。在河水的漣漪中,岸上秀麗的景色隨波搖曳,亦真亦假,亦幻亦實,讓人彷彿置身在夢幻的世界之中。一些不知名的早起的鳥兒,已經開始了一天的辛勞。這些鳥兒,或者一身素潔,或者一身深黛,或者是其他什麼顏色,在河面悠悠升騰的霧氣中,有的輕輕地遊弋,有的忙碌著捕食。它們是溮河的主人,它們在自己的天地中耕作收穫,自得其樂,與居住在溮河岸邊的人們,共享著溮河的溫馨和付出,共同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風景畫。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遠處,信陽美麗的自然山水,與溮河在天際交相接連,融為一體,看山的盡處便看到了水,看水的盡處便連著山,好一個山水相連的循環和輪迴。在清晨似有還無的路燈的點綴下,即便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在薄薄的晨霧中也很難一眼便分辨出真實的山水和河面倒影的準確界限。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溮河的橋,濃烈了溮河的人文氣息,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現代城市的情懷。走在關橋之上,回顧虹橋,一股“長虹臥波”的豪邁氣息自胸中頓時升起,那是一種張揚,又是一種大氣。這也是信陽人的一種風格,一種氣度。橋的上空,人工構建的真實彩虹,與河面的倒影互為一體,形成一個圓,一半是真,一半是假,一半是踏踏實實的依靠,一半是真真切切的幻覺,一半是一首詩,可誦可讀,一半是一幅畫,可觸可碰。走在虹橋之上,遙望關橋,一種線條的流暢躍然眼前,那依稀可見的車水馬龍,實實在在地寫畫著二者在地理位置上的細微差別。走在虹橋上,你能感受到微微的震顫。這是一種來自大地的溫柔,給予信陽,也給予同樣溫婉的信陽人。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溮河是有靈氣的,那無聲流淌的河水給城市以靈性,以人們以溫馨。溮河是大度的,她悄無聲息地包容著身邊的一切,滋養著大地,滋養著伴依她的生靈。薄霧中的溮河更是溫潤的,少有咆哮,更多的是無聲流淌,是平和、寬厚,是細膩、柔情,一如大氣磅礴而又不乏韌性的信陽人。


  哦,這薄霧中的溮河。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文苑 配樂散文詩:薄霧中的溮河


作者:溮河區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祝傑


編輯 河南科技報 李詩勝 歡迎提供文字/攝影/視頻/創意作品,豫快報投 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