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从儿时的记忆拾取些许回忆,对于“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谚语便是熟记于心的:

其一,因为它字面简单,便于记忆;

其二,因为生动、形象、画面感强。

其三,对于“龙”这个神秘事物的好奇。

二月二,龙抬头

同时,耳濡目染于大人们的叨念,便更加深了记忆。

虽然这一天在家乡习俗里,几乎并未有任何仪式和庆贺活动,但对于一个尚未读书识字、懵懂无知的小孩子来说,“二月二”好像也包含在节日的概念里面。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又称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等,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这一天的到来,也意味着结束冬眠、万物生机盎然。

二月二,龙抬头

自古以来,人们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福纳祥、驱邪攘灾的日子。

“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耕由此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

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

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是人们寄托美好希望的活动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淳朴的农人祈求消灾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于美好生活的盼望和追求。

二月二,龙抬头

追溯中国的农耕文化,精耕细作的农业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

农耕文明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农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饱含艰辛。

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月二,龙抬头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

“龙”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二月二,龙抬头

在这个伟大的国度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中国龙的精神:诠释着中华儿女们开拓、创新、正义,同时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和融合。

二月二,龙抬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