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原老教師秦琳“硬核”轉變只為7個特殊的孩子

從電腦“小白”到線上手語教學

老教師秦琳“硬核”轉變

只為7個特殊的孩子

“我們注意到,上面的問題中要求的是兩個數,可不可以設兩個未知數來求解呢……”配合著手語,54歲的秦琳一絲不苟、聲情並茂地給學生講解方程式這個知識點。

開原老教師秦琳“硬核”轉變只為7個特殊的孩子

秦琳是開原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教師,臨近退休。疫情期間,為了保障正在讀九年級的7名殘障學生在家不荒廢學業、能夠順利升學,秦琳在兒子的幫助下,一點點熟悉在線教學操作技能、做課件、錄視頻、做直播,通過網絡空間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

一個四分多鐘的視頻,秦琳經常一忙活就是一天。從總結上學期學生們的知識薄弱點、根據網絡教學特點重新制作課件,到面對鏡頭錄製、剪輯、上傳,有時候飯都顧不上吃。尤其在線直播時,師生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對待這些特殊的孩子,秦琳要更加耐心。一方面力求通過手語更準確地把內容表達透徹,一方面還要克服軟件操作不熟練等問題,往往比平時課堂上要多花三四倍的精力。學生們不懂,秦琳就一遍一遍教,原本就老花眼的她,即使把電腦和手機屏幕上的字號放到最大,仍然覺得模糊。幾天下來,她起了滿口泡,嗓子也嘶啞了。

開原老教師秦琳“硬核”轉變只為7個特殊的孩子

“網課對於普通教師來說都不簡單,何況像我母親這個年齡又不懂電腦操作的人,尤其還是手語教學。剛開始她特別上火,總擔心做不好影響學生知識吸收。”兒子趙詣看到母親因此而苦惱不已,主動當起了“助理”,提供技術支持。

一番實戰下來,秦琳漸漸得心應手,面對鏡頭更自然了,連線時也更流暢了,她的7個學生也一點點適應了這種新奇的上課方式。“秦老師開始對上網課有很大壓力,嘴都起泡了,一直說盡力做,結果做得特別好,備課講課都很流暢,令人欽佩!”開原市特殊教育學校每日網課情況彙總群裡,不少老師讚歎道。“愛永遠是教書育人的真諦。”這是秦琳幾十年從事教育事業的心得。從電腦、手機“小白”直接衝向最時髦的短視頻、直播,從雙語教師過渡到網絡教學,秦琳老師的“硬核”轉變,給自己最後的教學生涯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開原老教師秦琳“硬核”轉變只為7個特殊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