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教育培機構開展網絡授課的講義(一)


乾貨:教育培機構開展網絡授課的講義(一)


大家晚上好。我是沈子夢,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聊聊教培機構在疫情這個客觀條件下,產生的一些新問題以及應對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這次的疫情,波及甚廣。現在,國家已經做出了復工復產的通知,但是對於教育的復學,各地還是採取比較保守的這樣一個態度。

所以,我們今年的招生的情況,確實是比較往常,是非常嚴峻的。但是呢,我們也迎來了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抓住了,我相信,大部分的校長,都能夠比較平穩的應對疫情帶來的一個影響。而且還能獲得一個顯著的收益。

因為疫情,我們很多的同行,都把我們的課程搬到了線上,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這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應對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未來,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互聯網時代,如何來更好的運營我的教育機構的問題。現在4g的時代,直播課已經大型其到了,未來我們通信進入5g時代,不僅僅是直播,更清晰、更加具有互動性的這樣一個傳播形式,將成為未來的家庭以及學校培訓的一個主流。

所以,往常的觀念,一定要轉變,線上線下結合,一定是未來教培機構的主導思維和主導形式,這次疫情,只是將這個情況進行了一次催化,讓新形勢、新競爭更快更直觀的來到我們面前,這就要求我們校長和投資方,必須轉變思維,來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線上線下結合這件事,那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我們的線上教學的實物解決方案。

這些方案我們將用直播分享和線下分享的形式給到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我們一個線上招生的問題。我們做培訓,招生是頭等要務,招生我們才有進項、招到了學生才能教學、才能開發才能深挖潛,才能續單。那麼在線上如何進行我們的招生呢,我們這裡講,我們線上招生,將運用我們的社群運營。

2

我們今天的課,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社群運營的相關理論知識,以及我們如何做成做好線上的招生,怎樣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招生活動中,幫我我們找到精準客戶,也就是我們專業術語裂變,以及我們具體的落地的一些支持跟扶持。

4

什麼是社群。那之前有運營過朋友圈的一些校長,這裡的有多少?發個數字1我看一下,這麼多人都運營過朋友圈哈,那麼朋友圈是不是社群呢?朋友群是社群,但不是全部。我們的微信群、朋友圈、qq群、知乎、豆瓣這些能將同質性的人群聚攏的,都是社群。社群是一種私有流量的組織體系,他是具有同質性以及趨向同質性的人群的一個集合,對於我們而言,社群就是我們機構和家長產生關係所有的情境,他是一個聯絡家長的紐帶。

5

社群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的集合,他存在有他的商業價值,有商業價值必然有商業上的邏輯。社群的商業邏輯首先是社群的組織,你得有人來組成這樣一個趨同的群體,怎麼聚到人呢,你的有引流的方案,有活動、有裂變,有了這些方案之後,人有了,接下來,你要維護這些人,那維護這些人,不是簡單的發個朋友圈,你要有專業運營團隊來分析內容和數據,當你的內容做好了,就可以完成社群的裂變,裂變產生了流量,然後這些流量注入進來,你還要進行客戶分析,客源組織,進行一系列的社群建設與管理工作。於是,這就是是一個循環,這期間,是有著巨大的商業邏輯的,不是你簡單的發一個朋友圈就是社群了,不是這樣的。

6、回到我們剛才所說的,首先你要有人,其次才能建設社群。如何能讓自己聚到人呢,我們首先要分析我們的優勢。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呢?培養和教育孩子,讓孩子願意到我們這裡來學習技能,這中間,不僅解放 家長,讓家長能夠騰出時間和精力,同時,也能讓家長放心,因為我們比他們在教育孩子知識的問題上,專業。

請注意我剛才的用詞,1是家長2是孩子3是專業。這些就是我們聚攏人群的資本,也是聚攏人群的目的。我們要讓家長看到物超所值,讓家長覺得放心,能夠解放了,同時,我們還必須要贏的孩子的信任,我們不是義務教育,我們要靠質量取勝。

如何才能通過質量取勝呢?

很好,能問出這個問題,就意味著我們將解決下一個問題!

沒有問題的話,其實是最可怕的,在一切商業模式中,有問題,才有進步,有進步才有後來的專業性。大家說,是不是?


乾貨:教育培機構開展網絡授課的講義(一)


7

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家長,覺得我們比他更專業呢?

首先,我們比家長更清楚的看到孩子的問題在哪裡,家長在家裡才見到幾個孩子?1個?2個?而我們看到的是1群,2群,很多群。大家說是也不是?

我們有做幼兒園教育的,幼兒園階段首先我們要培養學習的興趣,讓他們開心的學,這是家長關心的;我們還有做小學教育的,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是要提高成績啊,然後家長自己可能都不會的知識,他怎麼輔導孩子啊?那學生 成績不好是不是可以學藝術啊,誰來教呢?孩子面臨中考了,如何才能考一個好學校,哪些學校更適合自己的孩子呢?這些問題,家長問的出來,我們回答的出來,這就是專業。

中學也是一樣,家長關心的永遠是成績,但是,我們知道,學習的成績不代表什麼,學習的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因為我們的學習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特長培養上的問題,更專業,家長可能自己一點都不懂,更別說讓孩子脫穎而出,贏的比賽走向世界了;還有高中,有高中的話題,必然有高考,有高考就一定有押題,那我們有專門帶高考班的老師,我們輔導過的學生,都能考到一個好學校,你想讓孩子考上好學校,你就得到我這裡來!

所以,我們的客戶,明面上是孩子,本質上,是家長,尤其是那些,正好有需求的家長,你又需求,而我正好專業。這就是社群的基礎。大家圍過來,你們的問題五花八門,但是大家的一直趨同性缺非常明顯,如何讓我的孩子學習的更好呢?

這些具有同樣的疑問的人,被你組織到了一起,就是你的社群。

8

這就是社區你的商業邏輯。找到人的需求,才能做生意。找到了家長的關心的問題,自然就找到了學生。解決了家長關鑫的問題,你就有了更多的家長,帶來更多的學生。

那你還發愁你的生源?

我們的校長有各種的擔心,有擔心生源渠道的,地推沒效果,疫情困擾,沒法組織學習,有擔心學生今年疫情不來學,直接退課跑了的,也有的校長擔心,疫情沒辦法聯絡家長,關係淡化了的,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我們的營收問題。

這些擔心有沒有必要?大家說有沒有必要?有必要,但是這些問題是問題核心嗎?

不是的,問題的核心其實就只有一個!疫情如果不能讓孩子們聚堆上學,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在家裡,繼續看到我們的老師、聽到我們的課!大家說對不對?只要有孩子上課,我們就會和家長有溝通,和家長有溝通,我們就能做工作啊,各位校長。

這是什麼?是溝通啊,那麼哪裡才能非常直接又不用見面的溝通呢?

社群。

9


乾貨:教育培機構開展網絡授課的講義(一)


疫情之下,社群是最有力的招生武器。我們和家長的溝通,無非就兩個目的,第一個,你要保證續課,不僅不能退課,還要來續課,第二個,你要給我們機構帶來家長,帶來孩子,那你既然把你的孩子送來聽課,說明你信任我的機構,那你信任我的機構卻不能帶來更多孩子?

這個問題一定是我的問題,要麼是,我沒有解決你關心的問題,沒有真正做到讓你獲得解放,要麼就是我的聯絡服務不到位,再不然,就是我沒有給到你讓你覺得值得性價比相稱的優惠,我這裡說的不是錢啊,各位校長。也可能是課,是一些別人沒有資格或者機會來聽的課。大家說對不對,好酒不怕巷子深嗎?怕!同樣怕!

因為什麼原因呢?以前我們做宣傳,一個對一個,傳播速度多慢啊,現在我們做社群,一個消息,發給一群人,一群人每個人宣傳6個人,這是什麼體量?

這是社群的體量啊。

所以說,社群的第一個優勢,獲客的成本低,傳播快。第二個,容易形成口碑,你把孩子帶到我們這裡,說明你從心裡認可我,那你可不可以幫我把我的優勢告訴別人?可以的嘛,你告訴別人,我還可以給你一定福利。

你幫我傳播,他也幫我傳播,這樣的傳播出去的信息,才容易讓人信服啊,這樣的招生才有成效啊。所以,當我們的社群有了人,我們的社群有了內容,你為什麼願意把孩子帶給我這裡,你是從什麼角度認可我的,我的某某課特別有特色,這些都是宣傳的內容啊,我們做好的社群裡傳播的內容,最終的目的,就是解決我們的生源,也就是裂變我們的客戶。

裂變的過程中,我們同時還能解決兩個重大的問題。

1新生源,通過裂變就能得到,2降低退課率,你對我不是沒有感情,你一定是認可我的,現在你幫我將你的孩子變好了、學習更好了、特長更好了的這件事宣傳出去,能得到我們的獎勵,你為什麼還要退課呢?你退課了,就自然得不到了。

所以,我們做社群,只要做好了,從商業邏輯和教學心理學兩個方面,從家長到孩子,都可以得出結論,社群能幫助我們擴展獲得新生的途徑。這是我們教培機構如何來運營我們的社群的一個指導方向。

10

目前,線上社群經過疫情的這段時間,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大部分的教培機構呢,都在做這個事情,但是呢,並不是每個機構都能做好。不理解其中的商業模式,沒有專業的人才,你的社群永遠停留在朋友圈的階段。社群,真正做好了,你是一種必然的商業模式,未來形勢上就算會發生變化,我前面講過5g,可能導致形式上的變化,但是其本質的商業屬性和商業規律,一定這樣的。對於我們教育培訓機構來說,線上運營已經成為標配,既然是標配,你就需要有相應的人才,相應的管理機制、相應的方案。這裡不多講了。

11

剛才呢,我們從教育機構的實務操作,講到了們的社群理論。光有理論,沒有實際,那是空談,接下來,我們概要的來講講如何通過社群,去完成我們前邊講過的所有內容。

12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如何組織社群和裂變社群。

社群的裂變目的,是為了我們獲得更多的生源。因為社群的第一個優勢,就是他引流的優勢,非常快,你有一個招生活動,通過不同的內容矩陣,通過多種形式讓人看到,他的裂變是非常快的;其次,社群中的各種活動,參與者都不是孤立的,這種有分享、有競爭的機制,讓參與在其中的人更為活躍,大家的表現欲得到了激發,因此,社群的互動性,可以為我們和家長的溝通,提供更多的紐帶,最後,招生路徑短,我們近期的招生,有個優惠活動,大家轉發起來,分分鐘,你的裂變就看到了效果,你的變現能力瞬間就得到了強化。新客戶到老客戶,老客戶到機構,一個二維碼的事情,甚至都不用你去做過多的溝通,掃碼交費,加好友,一步就完成了。省去了過多的中間環節,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力成本,分分鐘都變得更加簡潔了。

13

那我們如何做到裂變呢?

裂變的目的我們已經有了,操作起來自然就有了方向。以往我們就是發個朋友圈,大家轉起來,那是不夠的。我們首先要發公眾號,要把事情說清楚,圖文要清晰,裝飾要漂亮,有了公眾號以後,可以一鍵轉發到微信社群,因為她們都是一個生態的,然後,發出來,大家可以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這些是基於微信的,同時我們還有百度的貼吧、豆瓣、我們知乎,我們教育培訓的論壇,這種全方位覆蓋式的基站式佈局,才是我們社群的意義。而且你可以微信上有社群,豆瓣上也有自己 興趣組,qq有興趣愛好的部落,這些裡邊的人群可以交叉,也可以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前提,回到我們前面的說的,基於同樣的關心孩子成長的一群人,這些人基於這個目的,都是你的消息的傳播者。

這遠比你做一個朋友圈,要有意義的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