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不要一味的想當一個好婆婆,麵包加大棒,才能養出好媳婦兒

婆婆60有2,公公年長一歲。六口之家,兒子兒媳兩個孫子,共同生活,有苦有樂有喜有憂。婆媳關係嘛,婆婆自認為看的長遠做的到位,媳婦也聰明能幹,共同生活十多年了,基本和諧。然而,就這兩天,因為5萬塊錢這根稻草,壓得婆婆有點喘不過氣來了。胸中塊壘,不吐不快。

簡單說來,就是兒媳孃家要裝修房子,親家母指定兒媳出資5萬。婆婆認為不妥。

就事論事,親家母管兒媳要錢,關婆婆鳥事?!可回顧這10多年來一大家子一個鍋裡攪馬勺,既然兒媳提起,婆婆就覺得有必要亮明態度。甚至婆婆私下裡想了幾條應對之策,無奈那一條都投鼠忌器,讓這老太太滿滿的無奈和兩難。

兒子媳婦結婚8年。婚後至大孫子週歲之前,兒媳停工。婆婆知道兒子掙錢不多,怕媳婦難過,不僅包攬了全家人的所以開銷,還將房租和理財收入全部交給媳婦,以便她手頭寬裕些。這一安排,及至如今也沒改變。多的年份,這部分也有十幾萬。

婆婆也是農村出身,深知媳婦不易,何況還有個弟弟當時正讀大學。

本來婆婆在同一小區買了兩套房子,希望兒子一家獨立生活,自己從旁相助。但兒媳堅持要共同生活,因此她們的房子一直空置,偶爾孃家來人住住,一家三代就在100多平的房子裡擁擠著過日子。所有生活開銷都由婆婆支付,包括兩家房子的物業水電。婆婆工作時,兒媳買衣服化妝品等等也大多是婆婆主動付款。

大孫子週歲以後,兒媳出來工作,婆婆也上班,孩子就交由親家母帶。婆婆自覺親家母帶孫,要出些錢才好。但兒媳表示這錢由他們自己出。大孫子由親家母帶了4年,其中兩年半就在她家附近上幼兒園。這4年,兒媳的工資收入也從最初的兩千多漲到了五六千,但是,他們居然沒有結餘。

客觀的說,兒媳婦不是鋪張浪費亂花錢的人,孩子的尿布奶粉衣服也基本由婆婆包攬。他們的錢呢?婆婆認為絕大部分都花在了兒媳孃家。

其實兒媳給孃家花錢多數時候是不避婆婆的,因為婆婆也認同自己努力工作適當反哺原生家庭。

結婚以後的五六年間,婆婆知道的就有:

孃家買第二塊宅基地,支援一或者兩萬

弟弟開店,若干

親家母帶孩子,每月3千。

準備弟弟結婚費用,6.5萬。及至弟弟結婚,此項花費婆婆估計不少於8萬

親家母做會頭借錢給六合彩莊家,倒樁賠了十幾萬(據說),一時六神無主,說是兒子女兒要幫著還款。頭尾兩年多,兒媳原來固定給的3千之外,兒子每月加給2千,後期大孫子接回來婆婆帶,這錢也一直堅持給了兩年多。兒媳自己說她媽欠的十幾萬幾乎都是他們兩口子還的。有意思的是,前腳還完欠款,後腳兒媳工作兩三年月薪四五千的弟弟就買了車。

兒媳姥姥病重,婆婆估計親家母的那份錢都是兒媳出的,另外,兒媳舅舅借錢1萬左右吧,說好了,以後有錢就還。

其餘的日常,細水長流,花多少就不知道了。比如,親家母的孫子牛奶蛋白過敏,只能吃米粉,一開始就是兒媳張羅的,每次米粉吃完,親家母就給女兒打電話買了快遞過去。

親家母還跟兒媳說了,以後他們的新宅基地蓋房子裝修、弟弟買房子裝修,你當姐姐的都要出錢,每項幾萬幾萬......

幾年前,兒媳懷了二胎,婆婆也結束了工作迴歸家庭,一心一意的打理一家六口的生活。及至生了二胎,房子太擠,分開住,一起吃飯,兒媳也嫌來來回回的不方便,換大房子就提上了日程。

婆婆也不自量力,想住大房子,想有個小院子種種花草喝喝茶啥的。好在工作的時候,婆婆買了兩套房子,趁著房價正好的時候出手了一套,所得正好在本地買了大些的房子加一個車位,另一個車位婆婆蒐羅了手上的餘錢加上兒媳的幾萬,也搞定了。

看房到買房,自始至終都是婆媳兩操作,及至籤合同,兒媳問怎麼署名,婆婆早想過了,只說就署你吧。房子買定,辦產權的稅金將近5萬,刷的都是婆婆的信用卡。

本來婆婆希望兒子媳婦買房貸款50到100,手頭留些錢裝修,兒媳不希望背貸款,說是裝修時再貸吧!

但說好的裝修貸,銀行因為房子沒有貸款不行!

這一條婆婆其實早知道,但兒媳堅持認為可以貸,呵呵。老房子擠著,新房子空著,物業費都上千呢。兒媳吃不住勁兒了,老鼓秋要裝修。最後婆婆妥協:最後的養老本兒五六十萬吧,都拿出來,不夠的小兩口自己負責。原來婆婆放在朋友那兒理財的四五十萬收益一直給兒媳婦的,準備這兩年拿來換臺車,車不換了,裝修完新房連本帶利歸婆婆。

房子裝修了一年多,錢也花了八九十萬。去年秋天終於搬家。錢不夠怎麼辦?兒媳借了她弟媳婦10萬,婆婆刷信用卡四五萬,自己分期還。生平第一次做信用卡分期,還真有點兒不痛快。

說好的理財利息,兒媳說要在一年內還她弟妹錢,婆婆也見不著影兒了。也罷了,婆婆本來就不想跟那家媳婦有半分瓜葛,先這麼著吧,外債還清了再說。只是這銀行分期每月幾千,加上一家人的生活開銷,錢緊吶!

新冠來的突兀,卻也解了婆婆的圍。因為哪也去不了,沒錢日子照過。

本以為堅持年吧,拿回利息,再過三四年拿回另一套房子房租,日子就這麼過著了。

誰知道親家公打工的廠子老闆堅持不住,年前停工了,而他們新房子裝修剛開工,於是就有了親家母攤派女兒出資5萬這事兒。兒媳說是她媽說:我不管你們怎麼還你弟的10萬,首先得給我5萬,裝修不能停工,不然別人笑話。再說了,你們隨便怎麼省著點緊著點過,就出來我要的這錢了!

兒媳一番學說,叫婆婆心頭火起,後脊樑又要冒冷汗。

當初太想做個好婆婆了,太想兒子夫妻恩愛子女健康成材生活平安幸福了,做的確實多有不妥。時至今日,再想改弦更張,真有難度。更怕一著不慎殃及池魚。

這回,大約是親家母的決定受到多人質疑,據說裝修的事兒暫緩了。兒媳只擔心親媽緩了事兒緩不過氣兒,擠兌她親爹。天要下雨孃要嫁人,婆婆心想隨他們去吧。

婆婆深深佩服親家母,一字不識家庭婦女,婆家孃家說了都算,女兒尤其言聽計從,只自己兒媳婦搞不定,屢戰屢敗。

故事:不要一味的想當一個好婆婆,麵包加大棒,才能養出好媳婦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