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切實維護轄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發生後,房山區城關街道狠抓科學防控、精準防控,盯緊“點、線、片、面”,努力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確保防控工作取得實效。

“敲門入戶+群防群治”控住“面”

社區和村處在戰“疫”第一線,抓好基層疫情防控是“治本”之策。自1月21日以來,城關街道全體包村幹部、村和社區工作人員、基層志願者等深入開展“敲門入戶”摸排工作,並建立《城關街道村(社區)入戶情況登記表》等基礎臺賬,確保工作底數清、情況明、控得穩。同時,街道在各村、社區、企業、重點部位等設置檢測崗173個,併為每個檢測崗配備測溫槍、口罩等防控必備物資,動員3487名黨員幹部群眾24小時輪流在崗值守,堅決落實“盯住人”這個關鍵,對所有重點“三類人”和高危重點人實行14天全程監測管控、跟蹤服務。此外,為充實基層防控力量,城關街道堅持群防群治,設立黨員先鋒崗70個、共青團員先鋒崗10個、志願者服務崗62個,動員教師、退伍兵、出租車司機等近千人志願參與到聯防聯控工作中,做到關鍵部位有組織、關鍵崗位有黨員、聯防聯控有群眾。多種方式擴大宣傳面,引導群眾非常時期“多居家、少出門、戴口罩、不聚集”,持續廣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封閉管理+多維網格”管住“片”

為有效實現“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城關街道22個村和22個社區以及尚未成立居委會的原香漫谷小區和原香嘉苑小區全部實行封閉管理,出入證全覆蓋。街道班子成員包片,普通幹部包樓包院,廣泛依託西里老街坊、小水滴志願者等黨建品牌,開展鄰里守望,動員樓門院長、在職黨員、治保積極分子和志願者等力量,在小區門口24小時嚴格把控,查驗進出人員出入證並測量體溫,對自外地返京人員及時登記,防止送外賣、送快遞等人員進入小區。在落實以村為戰、社區為戰的基礎上,通過構建村和社區、包村幹部、片區檢查等多維網絡,實現大片區管控到位。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聯防聯控+問題導向”穩住“線”

依託街道“四大戰區”工作模式,對轄區內出租大院、“散亂汙”企業、商場、飯店、旅館等經營場所進行地毯式摸排,重點檢查其運轉情況及返京人員動態,做好流動人口摸排登記工作,實現臺賬、設備、宣傳“三個規範”,督促經營主體落實防控要求,確保條件符合一家,開業一家。落實24小時雙人值守、環境消殺、出入證管理、體溫測量等措施。對菜站、水果店、食雜店等“七小門店”不定期巡查環境消殺、體溫測量等落實情況,對落實不到位的門店,由社區約談其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同時,做好交叉區域等重點部位防控工作,落實村和社區、村(社區)和共建單位、村(社區)和轄區企業等的聯防聯控,確保“不漏一人”。此外,為及時解決實際問題,街道還堅持問題導向,對於群眾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問題及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堅決做到問題不隔夜,立行立改,並做到舉一反三,全面排查類似問題。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智慧管控+跟蹤服務”盯住“點”

為做好居家觀察人員管控和服務保障,城關街道嚴格落實《一人一方案》,在其家門口張貼《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健康提示》,並有相關工作人員定期訪問,隨時解決居民居家觀察期間的各類需求及所遇到的問題,在其14天觀察期滿後為其辦理出入證。此外,在與居家觀察戶溝通後,為其安裝“智能電子封條監控系統”,由所屬村、社區和街道終端實時監督。通過鄰里守望、每日隨訪、微信打卡等辦法,嚴格落實居家隔離人員管控,嚴密掌控隔離人員所在位置,防止失管失控。解決好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工作人員跟蹤做好生活物品採購、包裹取送、垃圾清理等服務,並通過開設剪紙微視頻課、送去豆苗等種苗、建立廣播站等方式豐富居家觀察人員生活。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戰“疫”情|城關街道:盯緊“點、線、片、面” 打造一體化防控格局

(城關街道工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