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猨翼之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为什么不可以上

《山海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々,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从山海经中得知猨翼山异常陡峭险峻,极难攀登。山上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野兽,水中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鱼,还盛产白玉,有很多蝮虫(传说中的毒蛇,又名反鼻虫。虫,虺的本字),很多奇怪的蛇,很多奇怪的树木,人是不可上去的。

在《山海经》中有明确的记载,山上盛产白玉,但是山中又有怪兽,水里也住着怪鱼,猨翼山最著名的就是蝮虫和蛇。我想,经书中提醒众人猨翼山“不可以上”并不是因为真的不能上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山上危险,而这危险之源,就是蛇。猨翼山有山有水,盛产白玉,是一个典型的适合动物生存的地方,除了怪兽怪鱼之外,共存蛇类也并不足为奇,况且在其他山脉,蛇也不是罕见之物,为什么唯独这里的蛇却让当时的地质勘探专家止步不上呢?也许我们来认识一下蝮虫,或者是怪蛇这种生物后,就会得到一些答案。

晋郭璞给《山海经》作注:“ 蝮虫,色如绶文,鼻上有针,大者百馀斤,一名反鼻。“

蝮虫可以算是蛇的一种,经书中本来说的也是怪蛇,这就不是我们平时所能见到的那种普普通通的品种了。从郭璞的注释中我们可以大概的想象一下蝮虫的形象,红白相间的外皮,鼻子上还带着针,身形如一般成人大小,试问,这样的色彩和体型,想想就有点瘆人,在这里就不找图片了,大鱼胆子小,看到红白相间的蛇就很害怕。蝮虫有一个别名,叫做虺(hui),它的本意就是毒蛇的意思,相传雄性成年虺长着九个脑袋。不能见识蝮虫的状态。

《山海经》中猨翼之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为什么不可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