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中國拯救全世界了


在中國基本控制住疫情、每日增長只有個位數的時候,全世界多個國家卻不得不面對疫情大暴發的嚴峻形勢。

據世界衛生組織今晨發佈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簡報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日17時,中國以外共11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新冠肺炎44067例,死亡共計1440例。與前一日數據相比,中國以外新增確診病例6703例,新增死亡病例310例。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用不了幾天時間,中國以外的患者總人數將超過中國患者人數。

毫無疑問,現在,全世界都需要中國在2個月戰疫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做法,研製和正在研製的醫療藥品,以及大量高水平的專家。

只不過,一些國家真誠地向中國發出了援助的請求,而另外一些國家,幾乎是咬牙硬抗,不到萬不得已堅決不向中國低下高貴的頭顱。不過事實將給他們上上重要的一課,得到與沒有得到中國的有力援助,很可能成為這些國家疫情抗擊中的一道分水嶺。

問題是,中國有能力拯救起全世界嗎?

筆者大膽預測,將來中國支援世界,將以以下方式進行:

一是採取“一省包一國”甚至是“一市包一國”的模式,對友好國家進行援助。

其中,上海擔負了伊朗的支援任務。

2月29日凌晨,中國紅十字會派出的志願醫療專家團隊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幫助伊朗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由上海市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部長周小杭領隊,成員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馬學軍、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吳寰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醫師錢志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工作人員凌翔組成。

是時候,中國拯救全世界了

中國醫療專家團隊支援伊朗

廣東廣州承擔了伊拉克的支援任務。

3月7日下午,應伊拉克紅新月會請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遣志願專家團隊一行7人從廣州飛赴巴格達,攜帶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醫療用品和設備、中成藥等人道救援物資,支援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志願專家團隊由廣東省紅十字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人員組成。

是時候,中國拯救全世界了

中國醫療專家團隊抵達伊拉克

四川成都承擔了意大利的支援任務。

意大利時間3月12日22時31分,經過十餘小時飛行,中國政府派遣的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組建的專家組一行9人,自上海飛抵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支援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是時候,中國拯救全世界了

中國醫療專家團隊抵達意大利

當然,中國對其他友好國家的援助,與國內“一省包一市”、幾乎醫護人員傾巢而出不同,是以紅十字會模式進行對接,以派出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支持的模式進行,重在把中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傳播出去,讓他們在應對中能夠少走彎路,更好取得治療效果。

所以,中國對外援助專家以質取勝,不搞人海戰術,人數一般在7-9人左右,攜帶物資也不過數十噸。

這種模式,保證了中國能夠有實力支援更多的國家。以後我們也可以採取這種模式,對一衣帶水的日本和韓國進行援助(在他們挺不住的時候),或者對巴基斯坦、德國等友好國家進行援助。

中國一再強調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應對疫情。對於中國來說,這次疫情是危機,也是危中最大的機,中國將通過對多個國家的技術和裝備援助,鞏固發展與這些國家的友好關係,對沖美國對我們的包圍鐵幕,從而為國運之爭鞏固擴大“世界朋友圈”。

當前的國際形勢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把握住這次機會,中國就會贏得在國際競爭中的巨大優勢,進一步站穩在世界舞臺中心的地位。所以說,對外醫療援助,是付出少而收穫大的一種有效手段。

二是通過擴大醫護物資產能,“承包”全球需求。

對於中國的外貿來說,今年是格外艱難的一年,因為全球經濟陷入危機,外貿需求萎縮,出口必然大幅下滑。然而,全球各國對醫療防護用品的需求卻是水漲船高,甚至瑞士與其他歐洲“友邦”為了口罩、消毒水劇烈爭吵,讓國內網友大呼“這一集我們看過”。

放眼全球,只有中國有足夠的技術、原材料和完整的工業鏈,能夠生產出足夠數量的口罩、防護服、保護罩、消毒液等物品

目前,在國資委的指導下,國企帶頭轉產熔噴布,生產殲—10、殲—20的中國航空人用數字化技術,僅用16天的短暫時間,研製出全自動口罩生產機,目前已下線投產,24臺機器的口罩日產能力就可超過300萬隻。以生產軍用制服為主業的際華全力生產起防護服。

是時候,中國拯救全世界了

只要國家下決心,我們的口罩產能就會快速提高,在全力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加大出口至友好國家,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也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

三是發揮金融資產“安全港”作用,進一步做大金融。

疫情衝擊最大的是人心、信心。正是由於對疫情控制前景的悲觀失望,世界金融市場發生大規模震盪。

本週以來,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以及石油價格戰影響,全球股市紛紛暴跌,多國迎來“熔斷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美國股市、巴西股市、加拿大股市、泰國股市、菲律賓股市、巴基斯坦股市、韓國股市、印尼股市、墨西哥股市、哥倫比亞股市、斯里蘭卡股市,11個國家股市12日發生“熔斷”。如果加上此前交易日中出現過熔斷的科威特股市,近一週已有12個國家的股市出現因暴跌觸發熔斷機制的情況。3月12日,或將成為見證歷史的“全球股市熔斷日”

全球經濟危機是否正在到來?當然,目前還不能武斷地下定結論。但可以預料的是,由於歐美多個國家在疫情應對上的束手無措、指揮混亂,民眾的信心短期內極難恢復,經濟下滑已經成為大的趨勢。

相比之下,中國既已成功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而且資本的自由化沒有西方國家這麼嚴重,一旦美西方資本出於恐慌逃離本國,在尋找新的、安全的出路時,我國可能是最好的避風港,屆時人才、物資將會往神州大地上湧來

這或許成為中國藉機做大、做強金融的機會。只要我們把握住這個機會,有可能一舉拓展在金融帝國的領地,從美西方的金融霸權中分一杯羹。

四是中國製度和中國模式將更加牢固、贏得世界理解和支持。

以往提到中國製度,美西方大多會蓋上“專制”、“沒有人權”的印章,西方國家民眾往往以自己所擁有的“皿煮”、“自由”而洋洋自得,彷彿佔據了世界政治文明的最高端。

然而,疫情是最好的照妖鏡。當西方民眾看到疫情之下,中國寧願讓經濟社會停擺兩個月,也要控制住疫情,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崇高原則,體現了真正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西方國家卻出現了隱瞞病情、拒絕開放核酸測試、官員為了政黨利益相互攻擊、全社會難以形成共識和共同行動等亂象時,當美國總統說“當成是流感就好”,

他們會不會想,什麼是真正的好制度,什麼是為了人民的制度,而又是什麼是剝奪人、剝削人的制度?

在寶貴的生命面前,在卑微的生存權面前,那些所謂的“自由”,是不是顯得多麼的可笑。

對於一直以西方制度為圭臬的香港、臺灣來說,這次疫情也是給他們上了一堂好課。當他們看到不管疫情如何惡化,政客們還是在議會和立法會內相互攻擊而不能形成統一行動,當他們看到醫生、護士們為了避免感染而請“病假”甚至“集體辭職”時;當他們看到,“美國爸爸”、“英國媽媽”在疫情面前被扒下底褲、暴露出真實醜陋的面目時,他們或許也會對中國的制度有了多一層的認知。

概而言之,這是我們在崛起路上的一次重大機遇,把握住這次機遇,進而擁有向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軍的理想、力量、勇氣和國際環境,正是我們在應對疫情中,下一步要重點做好的工作。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14億人的共同努力。同胞們,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