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感情也好,“走流程”也罷,為什麼老外不像國人熱衷於走親戚


在中國,“走親戚”早已演變成一種民俗文化,拜訪親戚成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常常把“走親戚”當成聯絡感情、維持關係的一種重要方法。換句話說,自古以來我們都十分看重家庭和血統。 而在西方,他們的親戚觀念要比我們淡然許多。 對於親戚的稱謂,中國人要比西方複雜的多,爺爺奶奶、孫子有“內”、“外”之分,兄弟姐妹有“堂”、“表”之分,姑姑和阿姨也有別;

在西方,伯父、叔父、舅父、姑丈等長輩統稱為Uncle,而女性長輩統稱為Aunt。 當家裡發生大事情時,親戚們會一呼百應,熱熱鬧鬧地湊一塊共同慶祝或商討;可在西方,就算是你想辦個生日會,也不會有多少親戚願意“捧場”。 人情和金錢,我們往往更看重前者,親戚間互幫互助是理所應當,“談錢傷感情”這句話常常被掛在嘴邊;

但在西方,搭乘親戚便車要付汽油費,使用親戚的電話要交電話費,甚至父母到兒女家休假小住也需交膳食費。遇事兒就找親戚,在西方人的觀念裡可沒有這一條。 為何西方人與親戚的相處這麼冷漠? 西方人自小就十分注重獨立意識的培養,孩子成年獨立了住在家裡都得給父母膳食費,這已是西方社會約定成俗的現象。


子女與父母關係在長大後會越來越疏遠,至於親戚,更只是泛泛之交,碰到任何事情,也都不會輕易去“麻煩”別人。 西方人承認團體的界限,在於團體裡的成員得具備一定的資格和條件,若資格取消了就得走出這個團體。因此,人情冷暖不在他們的討論範圍,權利問題才是。 在西方人的金錢觀裡,更注重務實,無論對方與自己有無血緣關係,付出了勞動就應該有報酬,有求於人就應該給人以回報。

目前,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人反感親戚: “親戚再好,也有三不交” “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 “乾親進門,不是奔錢就是奔人”。 不少年輕人吐槽“走親戚”也不過是個形式,跟親戚走太近指不定惹來一堆麻煩事,親戚有難了幫一幫是理所當然,不幫就是天理難容,這讓多少人談親戚“色”變? 東西方的親戚觀念,你更傾向於哪一種?你跟親戚的相處之道又是什麼?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