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黨建成效轉化為業務工作優勢

近年來,雲南省馬關縣人民檢察院將政治優勢轉化為業務優勢,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國檢察系統集體一等功”“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州檢察機關先進集體”“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查辦的案件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省人民檢察院評為“十佳訴訟案件”和“十大精品案件”;1人榮立一等功、2人榮立二等功,3個科室榮立集體三等功,多人受到省人民檢察院表彰。

將政治優勢轉化為業務優勢。黨的十九大以來,馬關縣人民檢察院強化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採取專題培訓、主題宣講、集中開展13期、人員全覆蓋的專題輪訓,打造“紙媒+維端+線下”三維一體學習平臺,策劃“傳承紅色基因,打造國門形象”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創新管理機制,研究制定了《黨支部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黨支部工作細則》《黨員工作講評》《黨員談心》《黨員聯繫群眾》《和邊境線上黨組織互幫互助》等一系列制度,狠抓落實、落地有聲。馬關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每年與黨支部書記簽訂《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書》,層層壓實責任。制定《黨建工作責任制管理辦法》《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管理辦法》,形成了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責的黨建工作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年年開展黨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述職評議和“兩個責任考評”,考評結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構建起“壓實責任—量化考核—反饋整改”的黨建工作機制。

堅持支部建在一線,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開展“黨徽閃耀踐忠誠,黨旗飄揚保國門”主題活動,堅持支部建在處室、建在辦案一線,確保辦案一線延伸到哪裡,組織生活就跟進到哪裡。及時調整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在辦案組織中建立黨小組,在長期外出辦案的人員中成立臨時黨支部,統籌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馬關縣人民檢察院率先推廣把黨支部建在打擊涉邊犯罪案件、專項立案監督活動、駐村扶貧工作隊等重點工作一線的做法,把黨的領導與各項重點難點工作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引領示範、組織發動、團結群眾、攻堅克難等方面的作用。為了提高黨員幹警參加支部活動的熱情,創新制度建設,建立了“我來講黨課”等制度,由黨員幹警輪流主持黨小組會議,實行一次會議一個主題,黨員參加支部活動積極性得到了增強。搭建服務黨員、溫暖人心的黨建平臺,努力讓“主題黨日”實起來、活起來、嚴起來,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法治進校園”活動是馬關縣人民檢察院年年堅持的一項重點工作,按照“捕訴監防”一體化的辦案模式,與縣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門,在縣民族中學建設法治文化廣場和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基地,萬餘名師生受到常態化警示教育,維護了校園周邊地區和諧穩定。院黨組要求在各個重點任務上建立臨時黨組織,以工作範圍為活動陣地,做到一個支部一塊牌子、一個隊伍一面旗幟,把黨建工作與完成任務有機結合,實現目標同向、學習同抓、工作同步、責任同擔,做到“任務不完成,支部不解散”。在各個任務完成階段,做到一名黨員一枚黨徽一個黨員證,黨員組織關係掛靠臨時黨組織,參與臨時支部的“三會一課”等組織活動。制定“黨員踐諾進度表”,列出黨員在完成任務時的現實表現、工作實績、發揮作用情況。超過半年的重大任務,年度民主評議意見以臨時黨支部評議意見為主要依據。

開展評比競賽活動,激發工作熱情。多年來,院黨組堅持抓黨支部建設首先從每一個黨員抓起,把加強黨員學習教育、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作為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制定和完善了“黨員經常性教育”“黨員思想彙報”“黨員學習”等系列制度。組織開展“一學習、雙培養、大練兵”活動,即每月開展一次集中學習;利用幹部教育工作平臺,把黨員幹警培養成為業務骨幹,把業務優秀骨幹培養成為黨員;有計劃地組織黨員和幹警開展崗位大練兵和業務技能競賽活動。根據檢察工作的特點,馬關縣人民檢察院實行嚴格的考評激勵機制,修訂黨建競賽評分細則,每季度在黨小組中開展政治學習、黨務工作、制度執行、模範作用、推動工作五個方面的量化評比。同時結合每月在科室中開展綜合性工作評比,由院領導和中層幹部當場打分。把業務量化評比的成績納入黨建推動工作的評分,檢察業務工作併入了競賽軌道,兩項活動有機結合,兩種創建活動協調推進、相互促進、互動發展,進一步提高了整體工作水平,實現了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良好格局的形成。

作者 邊富斌 文山日報社副社長

原載2019年《社會主義論壇》第10期“工作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