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一句“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唱響了中華大地,可如果想要在一天的時間內,走訪各民族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感受各民族的文化歷史,瞭解各民族的信仰習俗,你便可以去位於北京中軸線北端亞運村西南的中華民族園,一日覽萬里江山。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在那裡,一日縱覽江山萬里,中華五十六個民族盡收眼底。這裡彙集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建築、民族風情、歌舞表演、工藝製作以及民族美食,可以說是一個民族大雜燴。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中華民族園的全稱是中華民族博物院,是京城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是一座復原、收藏、陳列和研究中國56個民族文化、文物、社會生活的大型人類學博物院,也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在首都為各民族提供一個面向全國以及世界的窗口。民族園的廣告曾經這樣寫道:讓世界瞭解中國,讓我們認識自己。這句話無疑不是對其存在最好的解釋了。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民族園全園佔地面積大約45公頃,1992年開始建設,分南、北兩園,在南北兩園之間有一座民族大橋,象徵各民族之間的緊密聯繫。北園開放有16組民族分館和景區,建有國內最大的鑄鐵雕塑以及仿真的熱帶榕樹林、水中溶洞、土林、盤龍瀑布、滄源巖畫、阿里山神木等景觀,精美再現各民族所處的各類環境,並設有多處專題展室。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南園則開放有民族博物館、雕塑廣場等。園內的民居建築、宗教建築和景觀建築全部採用1:1的比例修建。豐富多樣的建築形式涵蓋中國傳統建築的所有典型形式。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老舍曾經說過:“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 還有就是要去探訪那如鬧市中世外桃源一般的中華民族園。

民族園四季都美,秋尤特別,走進園內,靜看園內洗盡鉛華,層林盡染,沉澱色彩,慢慢展開的是五十六個民族的各色的美麗風景畫卷。走進園內荷塘,尋覓最是悠然自得的美,片片落葉飄入塘中,寧靜而不忍侵擾。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觸摸身段妖嬈的樹根,觀其獨有的舞姿,轉看一旁的老枯樹根,而又另是一番滋味,平和深沉,如一位老者,輕輕敘說五十六個民族的精彩風貌。停下腳步,在樹下一坐小憩,感受北京城中難得的寧靜。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往前,便可漸漸看到各個民族的各色建築。建在水邊的吊腳樓,伸出兩隻長長的前“腳”,深深地插在江水裡,與搭在河岸上的另一邊牆基共同支撐起一棟棟樓房,是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民居。所謂“腳”,其實是幾根支撐樓房的粗大木樁。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貴州的布依族石板房村寨與侗族景區緊挨著,此時又和對面的苗族佤族依依相望。“雲貴”之間有稻田、龍湖、風雨橋、板凳橋連成一片整體景觀。置身於此,彷彿置身於青山綠水之間。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白族的戲樓,寫盡了大理的美,映襯出這個民族的心靈手巧,蕙質蘭心。遠眺大理崇聖寺三塔。未到雲南大理,已是在最美的大理了。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常說,建築通常也被看作是文化的載體。在民族園內,細細參觀著各民族的建築,同時也細品著它們獨有的文化內涵。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風景再美,有可愛的人,風景才有靈魂,少數民族兄弟姐妹淳樸善良,憨厚的臉龐,一個微笑,一個眼神,彼此團結和諧相處,是那樣的難能可貴。

民族歌舞表演是中華民族園中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也是園內少數民族兄弟姐妹所帶來的純正的民族特色。他們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居民,表演風格完整保留當地傳統的民俗風情,極具民族色彩。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在這飛速發展的北京城內,中華民族園則更是這熙來攘往中人們心中最美的桃源仙境,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歷經歲月沉澱,美得沉鬱自然,五十六個民族人們的一顰一笑,一朝一夕,春夏秋冬,四季輪迴,美得心曠神怡。

不出北京也能感受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景點可日覽萬里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