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日:兒童過度肥胖,或許會給腎臟帶來4個危害

2020年3月12日是第15個“世界腎臟日”,今年腎臟病日主題為“人人可享、處處可及,從預防到診治”。據瞭解,在成年慢性腎臟病中,很大一部分是兒童時期的多種腎臟疾病的延續,因此對於兒童時期就出現的,因此對於腎臟疾病的早期發現必須從娃娃抓起,防止腎病在體內“靜悄悄”地發展。

世界腎臟日:兒童過度肥胖,或許會給腎臟帶來4個危害

據統計,我國腎臟病患兒數量超過200萬,慢性腎衰竭的病例也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而兒童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不易被發現,往往在出現症狀的時候,腎病已經進展到了較為嚴重的地步。腎病不僅會影響兒童生長髮育,還會導致貧血、骨病、尿毒症以及心理障等問題。

儘管先天性腎臟及尿路畸形以及腎小球腎炎是兒童慢性腎臟病的主要病因。但是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兒童肥胖率持續增加,繼發性腎臟病也逐漸增多。那麼,兒童肥胖對腎臟有哪些危害呢?

世界腎臟日:兒童過度肥胖,或許會給腎臟帶來4個危害

兒童肥胖對腎臟有哪些危害?

一、肥胖兒童的腎臟需要“超負荷運轉”,肥胖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分數增高。腎小球需要“加班工作”,就會使腎小球濾過屏障受到破壞,大分子的蛋白跑出來,就會產生蛋白尿;

二、肥胖會改變腎臟的結構,損害腎小管間質,使腎小球變大、硬化、濾過率下降,加快原有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三、肥胖兒童腎包膜下有緊緊包裹的脂肪,而部分脂肪向腎實質內滲透,就會造成腎組織受壓,導致腎組織局部缺氧性損傷;

四、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癥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肥胖兒童發生“四高”的概率更高,而這“四高”都是慢性腎臟病發生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

世界腎臟日:兒童過度肥胖,或許會給腎臟帶來4個危害

如何早期發現兒童腎病?

由於早期腎病症狀不明顯,並且兒童常常不善於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家長應格外注意肥胖兒童的腎臟健康。家長應該對於兒童關於腎臟方面的體檢給予高度重視,包括尿常規、腎功能以及超聲檢查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控制兒童肥胖,才能早期預防腎病!

因此不要再以為胖乎乎的小孩很可愛,儘早將孩子的體重控制下來才是硬道理。此外,家長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日清洗尿道部位、勤換內褲、不憋尿。不要盲目給孩子吃補品、保健品,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擅自使用都有造成腎臟損傷的風險。總之,對於兒童而言,腎病是可預防的。呵護孩子的腎,就是呵護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