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道|領導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個職位

經驗之道|領導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個職位

ID:mgguanlixue | 歡迎大家來這裡做客 你好,我叫三石

很多人不理解全方位影響他人的含義,“他人”既包括你的上司,也包括你的同事和下屬。

有些人擅長領導小組成員,但是對企業中其他部門的領導者敬而遠之;

有些人與上司關係不錯,但是對下屬沒有任何影響力;

少數人可以與任何人融洽相處,但是貌似什麼工作都搞不定;

與之相反,有些人業績突出,但不擅長與人相處。

什麼是全方位領導?

全方位領導者則情況不同,只有他們才能影響到企業各個層級的職員,助人助己。

在我看來,關於領導力最嚴重的誤解就在於,人們通常認為領導力僅僅來自某個職位或頭銜。

實際上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就算不能在某個團隊、部門、企業或機構中擔任領導者,你照樣能發揮領導力。

如果你認為領導力非“一把手”莫屬,那你就陷入了職位誤區。

身居高位並不會自然而然地使每個人都成為領導者。

《領導力21法則》一書中的“影響力法則”論述得很清楚:衡量領導力的最佳標準就是影響力。

如果有人受此誤導,在團隊中被視為潛力領導者,而他又得不到某種職位或頭銜,無法在其他團隊成員面前標榜自己的領導地位,這樣一來他就會非常無所適從。

他不會努力與其他團隊成員深化關係,自然獲得影響力,而是期待著現任領導者賦予他權威與頭銜。

長此以往,潛力領導者們的鬱悶與日俱增,最後只好加入另一個團隊、換一個領導或者乾脆另謀高就。

受這種模式影響的人並不理解高效的領導力是怎樣運作的。

領導力的運作方式

領導力是動態變化的過程,為了得到這種權利,你必須和遇到的每一個人建立關係。

你在“領導力臺階”上的位置取決於你和某些人的關係,在與所有人打交道時,我們都要從五級臺階或五個層次的最低層做起。

最低層(第一層)是職位影響力。

你只能從自己現有的職位出發,生產線工人也好,行政助理也好,售貨員、領班、牧師、經理助理等什麼都好。

這個頭銜會帶給你一些權利,但是如果你僅僅通過這個職位來影響他人,而不是做出努力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那人們只能被迫服從,而且只會服從你職權範圍內的命令。

你的職位越低,你手中的權利就越小。

不過別灰心,你完全可以超越頭銜或職位,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從而沿著領導力臺階“更上一層樓”。

如果你上升到第二層,你就能超越自己的職位發揮影響力,

因為你能與下屬建立信任。

你尊重他們,以人為本重視他們的價值。

你不僅關心他們為你和企業完成的工作,更關心他們自身。

正是因為你的關心,他們才會更加信任你,因此他們認可你的領導。

換句話說,他們心甘情願遵從你的領導。

第三層是績效層。

你在工作中業績突出,因此在領導力臺階上更進一步。

如果你的下屬因你對團隊的貢獻而順利完成工作,那他們就會更加依賴你,希望你指引前進的方向。

人們服從你的原因是你為企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想要上升到第四層,你要學會培養他人。

因此,這一層就叫作人才培養層。

大衛・布拉克作為一箇中層領導者,多年來影響了很多人。

他說:“如果組織的中層‘無為’,會讓高層領導在推進事務上產生更多負擔,對某些領導而言,這種中層更像一個累贅。中層領導者可以對一個企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企業的任何層級都需要領導者,關鍵就在於,領導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個職位。

不管你在哪個層級,只要你做出選擇,你就能夠成為領導者並有所作為。

管理學大溼

可能還想看:

情緒管理|你有無條件積極關注過一個人嗎?

用人之道|等你說一句我要靠你了

經驗之談|滿意的員工帶來滿意的客戶

情緒管理|你怎麼想才是最重要的

用人之道|你的微創團隊需要這樣的人!

經驗之談|舒服地溝通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你『在看』嗎?

经验之道|领导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个职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