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當主流繪畫大有向無限逼真靠近的趨勢時,你也許會把畫錯當成實景,也許你會批評這種無限逼近實景程度的繪畫屬於“技術流”,因為這種畫就如同是用筆描繪出了只有逼真軀殼的“死物”。現在,又有畫家搞出了“活物藝術”,他們直接在活生生的人體身上“作畫”,這樣一來畫作本身就是有真實軀體和靈魂的“活物”了,你見過“活物藝術”嗎?

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初聽“活物藝術”這個詞,是在貴州一次人體彩繪活動上聽到的,畫家在模特身體上畫出了一套足以矇蔽人們雙眼的青花旗袍衣服,隨後模特“穿著”畫出來的衣服上街“路演”,一圈逛完之後竟然無人發覺她身上旗袍的異樣,沒人發現這極為貼身的青花旗袍不是真實的,因此,有人認為這種在人體上畫衣服的繪畫“絕技”,相對於在平面上繪出逼真實景卻沒生命的“技術流”繪畫來說,在人體上畫畫就屬於“活物藝術”了。

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誠然,繪畫是講究精神和生命的一種文化行為,繪畫藝術所追求的“靈魂”是形而上的,而直接在具有靈魂的生命體上進行的繪畫創作,這種被宣稱為“活物藝術”的“逼真”繪畫,淺顯看來的確在繪畫之下存在有“生命和靈魂”,稱之為“活物藝術”並不算離譜。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在身體上畫“衣服”式的藝術能解決繪畫沒有靈魂的問題,越來越多的畫家走上了“活物藝術”的創作之路,大到藝術節、小到某個開業現場,都能看到這些畫家在身體上畫“衣服”的創作身影。

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而這種“活物藝術”同樣如人體美術一樣屬於舶來藝術,在大洋彼岸的聖誕節上人們也能見到這些“活物藝術品”蹦蹦跳跳,藝術家給女士們身上畫上聖誕裝,她們戴上一頂聖誕帽就開始在人群中狂歡,沒有了真實衣服的束縛也許能讓聖誕夜的氛圍更狂野,當然,在聖誕夜的迷幻中這種畫出來的衣服更加無人發覺了。

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藝術家甚至讓自己的好友和女兒“穿”上自己繪製的“運動服”去到公共健身區,健身中的男士們卻毫不察覺她們所穿的是“假衣服”,這讓畫家和參與這一藝術的女士感到非常驕傲,她們將自己創作繪畫“衣服”的過程傳上社交網絡,“活物藝術”開始成為年輕一代眼中的流行藝術。

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由於在身體上畫“衣服”被當成一種時髦的美術秀,從最初藝術家行為藝術式的展示,逐漸成為了一種商業性的藝術手段,有不少準備結婚的情侶要求藝術家給自己創作“結婚禮服”,他們要在自己的婚禮上不穿真實的婚紗,也不穿任何其他衣物,而是請畫家在自己身體上畫出一套“婚紗”來,這也許算是真正“裸婚”了吧?

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活物藝術”是不是藝術拋開不談,如今在太多場合有人以此藝術之名招搖攬客,多常見於一些商業性的活動請這些畫家“助興”,有些熱衷於所謂“人體藝術”的畫家,在宣傳自己時總是用“逼真到無人發現”來形容自己絕高的繪畫技術,然而,“活物藝術”的風靡真的是因為“太逼真”了嗎?

在身體上畫“衣服”上街,沒人發現,是太逼真還是不好意思看?

在這些畫家的社交評論中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獵奇式地給他們捧場,而參加過這種彩繪活動現場的網友則認為這種繪畫其實大有破綻,可以說模特身上畫上去的衣服是“一眼假”的粗劣畫技,並非是人們看不出來或者發現不了,而是根本不好意思看!不管是作畫過程還是展示過程,畫家和模特其實主要就是利用人們獵奇心理引發關注,畫件不存在的衣服讓人去看,看的真的是那件不存在的衣服嗎?

您認為這種人體藝術值得推廣嗎?畫家宣稱“活物藝術”能騙過眼睛的說辭,到底是因為畫家畫出來的“衣服”太逼真了,還是因為人們不好意思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