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時空交錯”的心靈之旅


一場“時空交錯”的心靈之旅

每天利用空閒時間翻看幾章,終於花了兩週時間看完了畢淑敏的這本《藍色天堂》。合上書本,從歷史迷霧中浮現的阿茲特加人、貝都因人、玫瑰城、蒂卡爾卻盤旋在腦海,久久不曾離去,如同觀看了一場四維的視覺盛宴,我依然坐在座位上不忍散場,回味著影片中一幕幕精彩的場景。

這本書是著名的作家畢淑敏在2008年從日本橫濱登上“和平號”參加環球之旅,歷經114天記錄途中的所見所聞的一本書。

正如書中所說,可能人類的血液中就一直流淌著對未知世界的強烈好奇,正是這種基因的存在,才讓原始人類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繁衍生息,留下了不同的歷史文明,讓後人有了取之不盡的精神寶庫。

小時候,家中有很多的小人書,其中一本叫《鏡花緣》連環畫,曾經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主人公唐敖出海經商,遊歷各國,遍覽世間的風俗人情,旖旎風光,遭遇各種匪夷所思、驚險刺激的場景歷歷在目,恨不得有一天,自己也能踏上週遊世界的冒險之旅。

我想可能在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個環遊世界的夢。但是,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不僅要有時間,還要有金錢的支撐。大多和我一樣的凡夫俗子,更多時候是困在家庭和單位之間的方圓之地,日復一日地過著平凡的日子。但是,偶爾我們還是會掙脫兩點一線的生活,來一趟旅行作為平淡生活的一種點綴。

不過,畢竟這個世界太大了,我們即使窮盡一生的時間,也不可能踏遍世間的每個角落。非洲大草原的動物遷徙,阿爾卑斯山脈的冰雪融化,北極圈夢幻的極光幻影,珠穆朗瑪峰的風雪交加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一一嘗試。


一場“時空交錯”的心靈之旅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網上也流行一句話,沒有讀萬卷書的知識儲備,即使你行了萬里路也不過是一個郵差。

在出發之前做好攻略。這樣,你站在歷史的遺蹟前,不會喟嘆,一個小土堆有什麼意思。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會是“折戟沉沙鐵未銷”,會是“金戈鐵馬入夢來”的場景,歲月的痕跡讓風雲詭譎的歷史重現,風流倜儻的才子、氣吞山河的英雄、風姿綽約的美女如同夜空中閃亮的群星,在你眼前熠熠生輝。

畢淑敏說她在旅行之後,還會去查一些資料,瞭解當地的文化知識。我覺得很是贊同,因為我也是經常這樣做的。旅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到此一遊,拍一張照而已。所以畢淑敏對日本遊客費盡口舌要求導遊增加旅遊景點,到了目的地卻不下車的做法百思不解,我也頗有同感。

正是畢淑敏的這種探究精神,以及她淵博的知識儲備,讓她在這趟旅行中收穫到了許多常人難以體會的樂趣。

跟隨著畢淑敏的腳步,我們也環遊了一次世界。在西班牙我們欣賞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弗拉明戈舞,同時也瞭解了它與探戈的淵源,知道了這個舞原本是吉卜賽人從北印度出發,幾經跋涉,融合了印度、阿拉伯、猶太及古拜占庭元素的複合樂舞。

在前往佩特拉古城的西克峽谷中,我們看到了宏偉壯觀的哈茲納,同時,也彷彿看到了阿拉伯人的商隊拉著印度的香料、埃及的黃金製品和中國的絲綢茶葉,在這裡經過。羅馬人為了佔領這個交通要道,在這裡的血腥廝殺。

更令人悲憤的是,自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資本主義對世界的侵略和殖民,對其它大陸造成的毀滅性破壞。但這一切都漸漸變成歷史的砂礫,沉澱在歲月的長河中。

歲月變遷,滄海桑田,曾經繁華的城市變成了荒蕪的廢墟,但是作者畢淑敏如同一個“巧舌如簧”的導遊,在廢墟上還原了一幕幕精彩的歷史場景,讓人身臨其境,在閱讀文字的同時,彷彿進行了一場時空交錯的文化之旅,一場滌盪身心的環球之行。

一場旅行,一本書,或許不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本質,但它卻能讓讀者的眼界比原來有了稍稍的開拓,讓人們的心靈得到一絲絲的浸潤。正是這微不足道的改變,讓人類的文明在歲月長河中不斷髮展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