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5000餘名老師參與課後服務13萬學生受益

濱州市5000餘名老師參與課後服務13萬學生受益

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剪紙社團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專心致志的創作作品

小學生下午放學早,家長接送難,一直是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民生問題。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資源、場地等方面的優勢,在學校內開展課後服務工作,是解決小學生下午四點半放學以後託管難的重要途徑。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提出“小課後,大民生”,將其作為一項關係群眾切身利益、解民憂、暖民心的民生實事來抓。從2017年9月正式開展試點,一年多的實施時間內,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關工委助推、教育部門主抓、學校組織實施、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目前,濱州全市開展課後服務的中小學校300餘所,5000餘名教師參與,財政投入資金1100餘萬元,受益學生達13萬人。

滨州市5000余名老师参与课后服务13万学生受益

無棣縣棣州希賢學校老師帶領孩子們參觀黨史活動室

黨委政府主導、關工委助推、教育部門主抓,受益學生達13萬人

濱州市連續兩年將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納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作為重點工作予以推進。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關工委主任張凱和濱州市副市長潘青分別就課後服務工作作出批示。

在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開展過程中,濱州市關工委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努力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辦實事、解難事,大力助推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早在2014年,濱州市關工委就多次進行調研,積極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積極解決“學生放學早,家長接送難”這一社會難題。在課後服務工作試點開展期間,濱州市關工委組織各縣區小學校長赴外考察,為全面開展課後服務做好準備工作。針對落實對教師的補助資金問題,協助教育部門積極爭取將課後服務工作的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在工作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有力地推動了工作的開展。

教育部門是課後服務工作的主抓部門。濱州市教育局聯合市關工委制定下發的《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了開展課後服務的工作定位、內容形式、安全保障、經費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同時,濱州市教育局要求各縣區教育局將課後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考評體系,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對行動迅速,落實有力的學校提出表揚;對行動遲緩,落實不力的學校進行督促,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各學校作為具體實施主體,結合實際出臺了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參加課後服務工作的學校領導、教師以及工作內容,完善了安全管理、信息通報、家校聯繫等制度,強化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了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等,保證了課後服務工作的順利實施。

從2017年9月正式開展試點,一年多的實施時間內,濱州市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關工委助推、教育部門主抓、學校組織實施、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目前,濱州全市開展課後服務的中小學校300餘所,5000餘名教師參與,財政投入資金1100餘萬元,受益學生達13萬人。

滨州市5000余名老师参与课后服务13万学生受益

博興樂安實驗學校課後服務時間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

以“彈性離校、延時放學”為依託,作業輔導+社團活動讓學生有多樣選擇

目前濱州市課後服務工作,主要通過兩種形式實現:一種是“彈性離校”,按照“立足需求、家庭自願、家長委託、學校服務”的原則,對有需求的學生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另外一種則是“延時放學”,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課後服務。課後服務的內容也主要有兩種:其一為“30+X”的模式,用30分鐘的時間輔導學生做作業,之後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課後服務的內容;另一種方式為,每週選擇一到兩天集中開展社團活動,其餘的時間主要用來做作業。

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通過“彈性離校”這一形式開展課後服務,讓學生基本實現“不帶作業回家”,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社團活動,發揮了專業特長、提高了藝術素養。

課後服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服務哪些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濱州市各縣區和中小學千方百計克服時間衝突、師資不足等實際困難,積極探索、創新課後服務模式。通過與學校社團活動相結合、聘請輔導員等方式,讓學生的課後服務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為推進課後服務工作,濱州市關工委發動“五老”志願者等社會力量走進課後服務時間。此外,濱州市《關於加強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堅決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為集體教學或補課,嚴禁以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

值得一提的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寒暑假期間,也對孩子開展課後服務,取得了良好效果。2018年,開發區充分發揮區域面積小、教育總量小的特點,不搞試點,在有課後服務需求的12處公辦小學全面推開。

課後服務實現家、校、生多方共贏,下一步將完善長效保障機制全面推開

在學校開展課後服務,是解決家長按時接送學生困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儘管濱州市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時間不長,但目前來看,取得的成效也日益顯現,受到了學校、家長、學生和社會各界的一致歡迎,實現了政府得民心、學校得成績、家長得放心、學生得發展多方共贏的局面。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受訪家長、學生都對課後服務工作讚不絕口。在他們看來,課後服務工作掃除了家長接孩子的問題,也減輕了晚上輔導孩子功課的壓力。而且讓孩子留在學校參加課後服務更安全、更放心,實實在在為家長減了負。

“我下班時間是6點,孩子5:10放學。也就是說,有50多分鐘的時間不方便接孩子。如果我把孩子接到單位會影響工作,而課後服務很好地解決了我們家長接送孩子時差的矛盾。” 陽信縣實驗小學學生家長王新剛說。

學生是課後服務最直接的受益者。“在課後服務的時間裡,我們可以寫寫當天的家庭作業,有不會的問題可以直接問老師。我們還可以讀一些課外書,參與學校組織的陶笛、合唱等活動。”惠民縣辛店鎮中心小學學生蘇文雅說。學生回家後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不用熬夜寫作業,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了第二天學習精力充沛,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全面發展。

記者還了解到,課後服務活動開展之前,學生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學校的擔憂。尤其是農村學校,大部分留守兒童回家之後,家長照看不上。而學生結伴玩耍,會造成安全隱患。課後服務的開展,對學生的安全起到了一定保障作用。

開展課後服務工作,是當前社會、家長最關心,也是最需要切實解決的一項民生問題。下一步,濱州市將建立相應經費保障長效機制,統籌規劃部署本地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爭取今年在全市中小學校把這項工作全面推開,真正把這項實事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努力把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做成政府支持、社會滿意、家長放心、學生成長的民生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