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往無前:陝西司法行政系統戰疫紀實之四十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商洛市司法行政隊伍守初心,敢擔當,多措並舉,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司法行政力量。截至目前,基層司法行政隊伍編印發放《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問答手冊》10000餘冊,製作展板465塊,懸掛橫幅980餘條,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75件,其中涉疫糾紛52件,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服務154件,捐款121510元,捐贈口罩4200個,消毒液702桶,牛奶75箱,蘋果70箱,方便麵170箱,飲料40箱。

商洛北大門的守護者。商州區司法局大趙峪司法所司法員王偉,在疫情發生後,作為黨員主動請纓,投入到商洛北檢查站監測排查一線工作中。自1月23日到檢查站開展工作以來,24小時輪班值守在崗,開展來往車輛排查登記、測量體溫等工作,累計檢查入商車輛35391輛,人員87065人次,勸返外省市和重點地方車輛458輛,勸返人員814人,有力阻斷了疫情蔓延,保障了交通通行,守護了商洛平安,受到市、區領導的充分肯定。王偉作為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充分發揮基層黨員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受到區委區政府的嘉獎。

邊界防控點的逆行者。佘前喜是丹鳳縣庾嶺鎮司法所的一名司法員。已經休假回家的他,在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後,立即返回到工作崗位,並一直堅守在轄區最遠、情況最複雜的吊蓬至洛南界防控點,一天24小時在路上卡點執守,堅持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共勸返人員多達80人,車輛檢測達50餘輛。在邊界的鄉村路上,他們沒有地方住,搭了簡易的帳篷,每天吃睡都在帳篷裡,帳篷在半夜被大風吹翻了好多次,在下大雪的那幾天,他就站在雪地裡排查過往行人和車輛,山上的白雪和站在路上的黑影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采。

一線防控的急先鋒。“我到牌樓監測點協助村上執勤,疫情形勢嚴峻,只有全村平安我們才能平安,村上的男女老少面孔我都熟悉,工作好開展一些”,商南縣試馬鎮試馬社區的調委會主任李育良在全村疫情防控工作會上主動請戰,他帶領6名疫情防控志願者,一部分人堅守卡點,做好過往行人體溫監測和出入登記,一部分人舉著喇叭,在全村的巷道里轉,在各家門前叮囑,不外出不串門,不走親不訪友,不聚餐不會客,出門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有湖北旅行史的和外出武漢回家的要立即到村委會登記並做好居家隔離。自設立監測點以來,他駐守的監測點上未發生一起來往行人爭吵糾紛,為疫情防控期間的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戰疫支部的舉旗者。餘福勝是洛南縣148法律服務所主任,黨員。在全體黨員下沉一線到所在社區或小區報到參與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的號召下,餘福勝第一時間到其所在小區洛南縣書苑花園物業辦報到並請求分配一線“抗疫”工作,後被小區黨員推舉擔任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他擔任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後,立即號召小區全部黨員“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經與支部其他委員研究後,將小區的45名黨員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細化,安排7名黨員輪流帶班,在小區大門口帶領業委會及物業辦工作人員對進出小區的人員嚴格進行登記、測量體溫、查看出入證、健康證,嚴格落實疫情監測、排查及預警工作制度。他對小區的275戶業主進行分戶包抓,每個黨員固定包抓7至8戶業主,他要求每個黨員對自己所聯繫的7至8戶業主不間斷地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對自己聯繫的幾戶業主每天進行兩次電話或微信排查,有特殊情況時要求黨員戴上口罩親自上門排查,每日兩次詢問住戶成員的體溫、進出小區及是否有來訪客人的相關情況,詢問業主有無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詢問業主有無生活上的其它困難,如果哪戶業主有困難,要求黨員第一時間上報臨時黨支部給予協調解決,小區275戶、1000餘名群眾未出現過一起確診或疑似病例,也未發生因疫情防控引起的糾紛。(記者 孫思藝 趙官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