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認真與嚴謹:堅持每日看8份報紙,讀報過程細緻得驚人

錢學森這個名字,我們大概已經聽了不下數百數千次了。從名聞中外的科學大家到天資卓越的少年英才,從馮卡門的親密高徒到歷經艱辛回國的仁人名士,這些頭銜一股腦地加諸在他身上,光環太盛,耀眼得讓人望而卻步,反倒失去了瞭解他本身的一些機會。


錢學森的認真與嚴謹:堅持每日看8份報紙,讀報過程細緻得驚人

01看報紙都足夠嚴謹細緻

做科學的人大多嚴謹縝密,錢學森在這方面更是做到了極致。他從回國之後便一直擔任要職,工作十分繁忙,但始終堅定地保持了讀書這個愛好。這其中報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

從《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到《新華文摘》等,大大小小的報紙達8份之多。為何錢學森對報紙如此情有獨鍾呢?因為他需要了解世界的最新動向,對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十分關注,尤其科技方面更是重中之重,拋開他不喜歡的電視,報紙對他無疑是最佳選擇。

我們一般人讀報紙,大概翻開看看自己感興趣的版面,也就完了。但錢學森讀報紙,細緻之程度令人咋舌。

錢學森的認真與嚴謹:堅持每日看8份報紙,讀報過程細緻得驚人

8份報紙秘書每天要雷打不動地送給他,不能有缺失或損壞,例如如果今天少了哪份報紙,那麼身邊工作人員需得寫個便條,一一說明,缺失的報紙是哪一家?哪一期?具體原因為何?這倒不是因為錢學森錢老吹毛求疵,而是為了日後,一旦需要回查,那麼缺失的部分便可立即發現,極大節省了搜索時間。

報紙本身沒什麼問題後,秘書送給他之前,還要再將其按順序整理清楚,哪家報紙在上,哪家報紙在下,這個都是早就定好的,非特殊情況,不能隨意變動。另外每一份報紙還要按版面順序來放。

看報時,錢學森自己會先大致檢查一下報紙的情況,如果發現沒有整理好,順序不對,版面沒按次序放,他會自己先規整一遍,完了再開始看。

看到感興趣的內容,他有時會直接在文章旁邊批註,或是其他他覺著不錯的文章,錢學森都會全部裁剪下來,按類別收集起來,存放在舊信袋裡。這個習慣從他在美國讀書時就養成了,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各種類別的資料,留存了將近10萬頁。

錢學森的認真與嚴謹:堅持每日看8份報紙,讀報過程細緻得驚人

02說不提詞便不題詞,聶帥的面子都沒用

他這個人對錢名都看得淡,晚年的時候,經常有人來找他題詞,錢學森無一例外都拒絕了。為了不讓大家再繼續地白費心思,他直接對外宣稱:什麼詞都不題,沒有例外。但鑑於他極佳的聲名,總有人不死心。

其間便有一個人想了一個偏道,預備“曲線救國”。找錢學森不行,那就找個有分量的人去說,這樣他應該就拒絕不了了。於是聶帥便被推了出來。那人給聶帥寫了一封信,言辭懇切,希望聶帥幫忙去跟錢老說道說道。

本以為這回大概能成,沒想到聶帥也踢了鐵板。錢學森回應道:老帥並沒有命令他題詞,而是請他斟酌一下。那麼既然是斟酌,錢學森說答案就是:我的酌定還是不題詞。連聶帥的面子都往回駁,的確像是錢學森這種認真執著的人能做出來的事。

錢學森的認真與嚴謹:堅持每日看8份報紙,讀報過程細緻得驚人

03嚴謹認真引發的趣事

關於錢學森的認真和嚴謹,還發生過幾件趣事,倒讓人看到了他幽默的一面。

曾有一個仰慕者給錢老寫信,但是人比較粗心大意,落款的時候,日期馬馬虎虎地給寫錯了。錢學森看到末尾,愣了愣,回了這樣一句話,讓人忍俊不禁。

我4月7日收到您的來信,沒想到這封信您竟寫於4月29日,這使我吃驚。

還有人給錢學森寄賀卡,大意之下,賀卡上空白一片,未落一語。錢學森有些啼笑皆非,在空白賀卡上給人回了賀詞又給寄了回去,“您寄來一個空白賀年片,我就利用它,填好寄回給您,向您賀春節吧!”

錢學森的認真與嚴謹:堅持每日看8份報紙,讀報過程細緻得驚人

04Final與Nothing is Final

​在錢學森的手稿中,有這樣一份文件,信封上寫著“Nothing is final”。這是他在美國深研航空難題時留下的。他前前後後,反反覆覆演算了多遍,又去請教了老師馮卡門,終於在800多頁的手稿中解決了這個難題,當時滿懷興奮地在封口袋上寫下了final,但後面想想,又總覺著不夠嚴謹,說final未免有些狂妄,於是添了幾筆,改成了Nothing is Final。在他看來,他只不過提供了一種方案,以後其他人可能還會給出更多樣的其他不同想法,因而Final是不能隨意使用的。

錢學森的認真與嚴謹:堅持每日看8份報紙,讀報過程細緻得驚人

他將這種認真嚴謹已經深入到骨子裡,無時無刻不在遵循著這個準則。科學來不得半點馬虎,錢學森是真的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