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裡面講的風邪就是自然界的“風”嗎?

不少人可能覺得,中醫講的風邪,就是自然界的風侵犯了人體。

對嗎?


中醫裡面講的風邪就是自然界的“風”嗎?


什麼是風?


我們先看看風邪的定義:

風邪是自然界中使人致病而產生具有風之升發、開洩、善行、致動等特性病象的外邪。

注意,這裡不直接將它表達為自然界之風的入侵,而是歸納為具風之象的外邪,就是表明風邪並不是純粹的氣象病因,而是以風之象為概括的病因,具有更大、更靈活的解釋空間。

這樣解釋風邪,聽起來還是有點抽象,我們從天下無疾老師所著的《零起點學中醫》這本書中對於中醫裡對於風的認識,可以對風這個概念會有更深的體悟。

風,這樣一個自然界中再常見不過的現象,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是由大氣壓力的不同而形成的空氣水平流動。這是實證的結果,是用科學的檢測器觀察得來的。一定程度上,這種認識可以名之曰“真理”。中國古人對風的詞識又是怎樣的呢?《康熙字典》裡的解釋:“風,以動萬物也。”風,就是讓世間物動起來的那個物。以身處風中,以心驗風性,除了風,世間還有什麼可以產如此大的力,可以“動萬物”呢?

風的現象對於現代醫學的啟發恐怕十分有限。然而在中醫理論中,風卻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風邪位列六淫邪氣之首,被稱作“百病之長”。那麼中是如何來認識風的呢?

首先,中醫發現,和風是自然界正常的天氣現象,於萬物有益無害。春日裡和風細雨,生機盎然,自是一派祥和景象,可以稱為”氣”。然而一且風力過大飛沙走石,樹倒屋傾,風就成了一場災難,被稱為“邪”。風氣對萬物有益,對人體也無害;風邪對萬物有損,對人體也有害。

接下來,風過之處,樹枝輕擺,花草微動。動,是風的習性。而人偏偏有一類病症,其特點就是“動”。雙手的抖動、頭部的顫動,甚至全身的戰慄,這種身體動搖不定的病症,中醫看來,即是體內之“風”所致。如果不是微風而是狂風,樹木花草不是輕搖而是傾倒,這樣的風如果出現在人體上,就是可以奪人性命的中風病了。中風後,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正與房屋的倒塌相像;若能保全性命,人會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正與樹木傾斜不能自正相仿。

既然中風病如此兇猛,半死半生,那麼此病是否可以預防呢?這又需要對風發生的原因進行體驗了。中國北方與南方的風不盡相同,北風剛烈,南風和煦。單就北方而言,冬夏之風又有不同,冬風凜冽刺骨,夏風多伴溼熱。而與中風病最相像的風,正是北方嚴冬這種凜冽剛硬的刺骨寒風,以其力竣猛而傷人最甚。無疾老師認為,北方寒風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最為重要的原因是“水少”。北方之水比南方之水少,所以北方的風比南方的風多且大;冬季的水比夏季的水少,所以冬季的風比夏季的風頻且劇。(颱風除外,多由熱起,與人體

熱後出現的“抽風”更接近,這裡從略)

中風病發生的道理也與此相似,主要原因也是在於“水少”。人體的水,與自然界的水一樣,停聚在下,也就是在腎中。腎水不足,體內的風就容易妄動。對照今天中風病的高發人群,腎陰不足者確實比比皆是。對這些朋友而言,平時多注意保護自己的腎水,無疑就是預防中風病最佳的方案了。保護的方法,舉例來說:注意房事的節制,不熬夜,少吃辛辣的食物,避免過大的精神壓力等等;可以多吃些核桃、腰果、木耳、紫米之類的食物。


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風為陽邪,其性開洩,易襲陽位

風為什麼為陽邪?因為風為春季主氣,善動不居,具有清揚、升發、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風為陽邪。想一想自然界,凡是颳風的時候樹枝在搖動,塑料袋、紙等很輕的東西都向上、向外移動,風的這種善動不居、向上、向外的特點是陽的特點,故把風邪稱作陽邪。

這裡需要注意:風為陽邪不是指它的性熱。因為從涼熱角度看,風是偏涼的,所以在有空調之前,夏天人們喜歡扇扇子,或吹風扇,是以涼風來掃炎熱。風為陽邪,是因為風具有升、開、外、上特點,所以屬陽邪。

風的這些特徵會帶出什麼症狀?

風無孔不入,易使腠理疏鬆而開張,所以說:其性開洩。

有農村生活經驗的老年人都知道,古時候沒有玻璃,窗戶都是用宣紙糊上的。當狂風肆虐之時,窗紙就會被吹裂開,風越大,開口越大。中醫根據這一特點,引申到人體中,便提出風邪從體表、皮毛侵犯人體後會使腠理疏鬆、汗孔開張,進而汗出,汗出則腠理更疏而惡風。所以風性清揚開洩的主要致病特點是汗出、惡風。

風邪襲表,正氣趨表抗邪,正邪相爭於表則發熱,但是汗出則熱易洩,所以它的熱一般不高。

風襲陽位,常傷及人體上部、陽經和肌表,所以常見頭項痛,眩暈,肩背、上肢疼痛等;五臟之中,肺位最高,屬於陽位,所以傷於風者,易見咳嗽,喉癢,或遇氣流入肺即咳(此亦風象),鼻塞,流涕,噴嚏等肺系症狀。

所以《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傷於風者,上先受之。”

以上,就是六經辨證中的太陽中風證,即太陽經被風邪所中。

太陽中風證,放在不同的辨證方法中,就有不同的證名:八綱叫表虛證,以汗出則氣越,又血汗同源,氣血皆損故曰虛;臟腑辨證言風邪犯肺;病因辨證曰風淫證候。

雖所用辨證方法不同而證名不一,但本質不變,均以風邪襲於陽位,衛陽不能外固,營陰不得內守為病機。

不過是六經辨證重經絡,八綱辨證重表裡,臟腑辨證重臟腑,病因辨證重病邪而已。其實就如分別用名、字、號喊同一個人一樣。

這麼多不同的證名其實所治無異,都是桂枝湯主之。

風性善行而數變

風是自然界流動之氣,“善行”自是本性。

自然界中颳風的主要表現是樹枝搖動,中醫把這種自然現象引申到人體當中,發現身體中也有一些症狀類似於自然界的風善行的特點,比如臨床上有一些患者說身痛,一會兒上肢疼會兒下肢疼,一會兒左上肢疼、一會兒右上肢疼,在肢體中是遊走的竄痛,這種遊走性的竄痛,中醫認好為就是風邪為患,取名叫“風痺”或者叫“行痺”。“行痺”就是表示痺症的特點是遊走性的,是風邪引起的。

數變,是說風邪致病發病迅速、變幻無常、時隱時現。像春天常見的蕁麻疹,在發病的時候,有時不知什麼原因突然就出現渾身瘙癢、渾身紅疹,其形狀也千奇百怪,有的圓形有的橢圓形、有的雲朵狀,有的還有皮膚的劃痕徵—在皮膚上用指甲寫個“井”字皮膚就會突起個“井”,寫個“木”字就突起個“木”。蕁麻發作時,是此起彼伏、變化無常、時發時止。臨床治療風邪引起的聯疹,有一個“過敏煎”效果非常好。過敏煎中有銀柴胡、蟬蛻、防風烏梅、甘草,五味子各10g,這幾味藥放在一起服,早晚各一次,可以有效防止風邪引起的機體過敏狀態,建議大家可以試一下。

以風邪為先導的外感疾病,一般發病多急,傳變也較快,亦屬“數變”。

《素問·風論》曰:“風者,善行而數變”即是對上述風象病徵的概括。

風性主動

風動則自然之物亦隨之而動,如風吹則樹動。

如果人的身體出現不自主動作,如眩暈而感旋動,動搖不定,或抽搐,震顫等亦叫做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風勝則動。”

如破傷風者起病較急,此為“數變”;病發則見牙關緊閉,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不自主動作,這就是“風動”,病機為染毒生風,外風引動內風。

又因肝主筋,司運動,所以具動性之風,多稱肝風,以內生為多;純屬外風者少。

若有外風,亦多為引動內風而致動。

風為百病之長

“長”,就是首要、重要之意。風為百病之長的原因有二:一是風邪致病廣泛。風雖然為春季主氣,但四季都可見到,如感冒冬季有風寒、春季有風熱,或長夏有風溼,都有風邪。因此,《內經》甚至把“傷風”作為外感六淫的統稱,實際是強調風邪致病廣泛,可以成為六淫致病的首要因素。二是風為諸病之先導。為什麼風為諸病的先導?因六淫之中只有風邪善行數變,運動極快,而寒、暑、溼、燥、火這五種邪氣的運動速度不及風,故風常為致病的先導,是排頭兵。風邪侵犯人體,首先將汗孔、腠理打開,相當於把人體這座城的城門打開,此時其他外感邪氣就會乘“虛”而入,故風為諸病之先導。

而風邪之無孔不入更使其致病廣泛。所以,《素問·骨空論》說:“風者,百病之始也。”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