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物安全”?又如何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一場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讓“生物安全”這個概念成為了焦點話題。什麼是“生物安全”?它重要嗎?到底什麼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有多重要?生物安全又如何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先說解開一個容易誤解的誤區,生物安全不等於食物安全。

生物安全問題最早和食物關係最大,其起因於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的考慮。後來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生物安全的概念也不斷拓展。如今,廣義的生物安全是指與生物有關的因子對國家、社會、經濟、公共健康與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危害或潛在風險,涉及衛生、農業、科技、教育和軍事等諸多領域,並且具有隱蔽、突發、擴散、外溢、影響大等特點。

生物安全或起源於轉基因食物發展帶來的考慮,但現有生物安全治理的議題主要包括:地區或全球性的流行疾病、生物武器、生物恐怖主義與犯罪、生物技術濫用、外來物種入侵、生態壞境破壞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等。

生物安全並不是一個新話題,因為生物因素帶來的安全危害一直是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

自農耕社會以來,瘟疫與災荒就是一直伴隨人類社會的夢魘。肆虐中國的天花、歐洲的黑死病等。


什麼是“生物安全”?又如何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世紀的黑死病

進入現代社會,環境變化、科技發展與社會經濟全球化加速,逐步推動生物安全潛在危機激化,讓全球生物安全形勢日益嚴峻。非典、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徵、埃博拉病毒、新冠病毒等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在全球化一體化進程中,迅速成為人類共同的威脅。


什麼是“生物安全”?又如何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比爾蓋茨提出:“未來幾十年裡可以殺掉上千萬人的,不是戰爭不是導彈,而是肉眼看不見的病毒、細菌。”

最近沸沸揚揚的蝗蟲來襲,鴨子滅蝗等歷歷在目。全球範圍內外來生物入侵和農作物病蟲害帶來的經濟、物種多樣性的損失更是數不勝數。


什麼是“生物安全”?又如何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我國正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遙遠的非洲一場嚴重的生物安全危機——“蝗災”爆發了

除此以外,生物安全還涉及軍事方面的生物武器,包括基因武器和微生物武器等,這就直接關係到了軍事和國防安全,危害範圍不僅指向生命健康,而且重在威脅社會和政府,以達成政治、經濟、軍事目的。


什麼是“生物安全”?又如何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2001年,出現在美國的“炭疽郵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生物恐怖主義事件。有人把含有炭疽桿菌芽孢粉末的信件寄給


如果觀察近兩年的具體事例,大家會發現:生物安全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2015年,科技部處罰知名基因測序公司華大基因等機構未經許可將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傳遞出境;2018年8月,非洲豬瘟傳入中國後大肆蔓延,使得我國生豬養殖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僅僅四個月,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大大影響了我國糧食產量;2019年12月至今,新冠肺炎來襲,民眾生命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一句話,生物安全與我們近在咫尺。

濫食野生動物可能會引發疾病;捕獵售賣珍惜、瀕危野生動物會破壞物種多樣性;攜帶未經檢驗檢疫的動植物入境會增加生物入侵風險;未經許可將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傳遞出境會導致基因數據流失……很多行為都有可能帶來生物安全問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什麼是“生物安全”?又如何影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新冠爆發後

保障生物安全,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我們不僅要從自身出發,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還要增強生物安全和國家安全意識,不僅僅是自己不為不做,還要對破環生物安全的行為進行抵制和監督。

有句話說得好:“保障生物安全沒有局外人,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堡壘。只有所有人一起行動,才能築牢國家生物安全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