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時期不想出門,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症狀的感冒藥

#關注新型肺炎#

有了感冒、咳嗽、咳痰、發燒這樣的問題,首先應該考慮去看醫生,自己吃藥不太安全。但是,如果感覺自己症狀不是很嚴重,也可以去藥房,在專業藥師指導下買些非處方藥。尤其是現在疫情遠未平息,各位專家,各種媒體都在鼓勵我們儘量少出門,少見人,加上很多朋友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對於去醫院看病非常擔憂。所以我想結合我最近在發熱門診的感受,寫下這篇小文章,供朋友們在症狀較輕,沒有湖北相關接觸史,平時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酌情選用非處方感冒藥。

開講之前,再次強調一遍,如果是老人、兒童、孕婦,或者有心臟病、肺結核、哮喘、支氣管擴張、糖尿病這樣的基礎病,如果病情快速加重,症狀很難受,如果接觸過湖北人或者其他發熱、咳嗽患者,就不要看我這篇文章了,請直接去醫院就診。這些情況不能自己買藥吃,會有危險的。


今年冠狀病毒流行的季節,也是歷年感冒高發的季節,還好,今年沒有H5N1、H7N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添亂,但是,其他常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仍然在人群中流行,所以,我在發熱門診接診的最常見的患者,還是普通感冒。

感冒藥分為中藥和西藥,還有一些中西結合的複方製劑,可以按照西藥看待。

先說西藥,特點就是能夠快速改善感冒症狀,但是有一些副作用,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最常用的是酚麻美敏片、氨咖黃敏膠囊、氨咖黃那敏顆粒、氨酚烷胺、美撲偽麻等等。

看到這裡,您肯定會很奇怪,這是最常用的感冒藥嗎?我怎麼一個都沒見過?感覺這些名字太陌生了。我只聽說過“新康泰克”、“白加黑”、“泰諾”、“快克”、“感康”。。。。。。

其實這些只是感冒藥的“商品名”,在包裝盒上印的很大的字體,特別顯眼。但是看這些商品名是不知道這種藥物的具體成分的。所以我國法律規定在藥品的商品名的上面或者下面都會緊跟著,印著藥品的“化學名”或者“通用名”,比如,“新康泰克”這個商品名下面印著“複方鹽酸偽麻黃鹼緩釋膠囊”,這就是“化學名”

,從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來這個藥的主要成分是“偽麻黃鹼”。“複方”這兩個字代表其中還有其他成分,在“新康泰克”裡面,這個“其他成分”就是“氯苯那敏”

同樣道理,“白加黑”的化學名是“氨酚偽麻美芬片Ⅱ氨麻苯美片”,主要成分是“對乙酰氨基酚,偽麻黃鹼,右美沙芬,苯海拉明”。我們可以猜到,“白加黑”的化學名,實際上就是主要成分的縮寫。在“白加黑”的“白片”,也就是白天吃的那一片中,“氨酚”代表“對乙酰氨基酚”,“偽麻”代表“偽麻黃鹼”,“美芬”代表“右美沙芬”。在“白加黑”的“黑片”,也就是晚上吃的那一片中,“氨”代表“對乙酰氨基酚”、“麻”代表“偽麻黃鹼”、“苯”代表“苯海拉明”、“美”代表“右美沙芬”。因為“苯海拉明”在抗感冒的同時有輕微助眠的效果,所以廠家在“黑片”中加入了“苯海拉明”。

抗疫時期不想出門,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症狀的感冒藥

“白加黑”的化學名和商品名一目瞭然

再來解析一下“泰諾”,它的化學名是“酚麻美敏混懸液”,看過上一段文字,我們可以猜出來“泰諾”的主要成分是“對乙酰氨基酚,偽麻黃鹼,右美沙芬,氯苯那敏”。同樣道理,“快克”的化學名是“複方氨酚烷胺膠囊”,主要成分是“對乙酰氨基酚,金剛烷胺、氯苯那敏、人工牛黃、咖啡因”“感康”的化學名是“複方氨酚烷胺片”,主要成分是“對乙酰氨基酚、金剛烷胺、咖啡因、人工牛黃、馬來酸氯苯那敏”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已經頭大了,我知道這些莫名其妙的,超長的化學名和主要成分有什麼用?根本記不住啊!

接下來我們就要講一講實質的問題了。我們很容易發現,市面上常用的感冒藥,主要成分大同小異,實際上就是七八種成分排列組合,形成了諸多各有特色,各有側重點的,各有禁忌症的感冒藥。下面我們把各個成分拎出來一個個講講,您就明白手上的感冒藥是不是最適合您的症狀。


一、解熱鎮痛類

“對乙酰氨基酚”,在化學名中經常簡稱為“酚”、“氨”,或者“氨酚”。還有個名字是“撲熱息痛”。作用是退燒、止痛,這是幾乎所有感冒藥裡面都有的成分,因為我們感冒了以後,最難受的感覺就是發燒,頭痛,身上痠痛。“對乙酰氨基酚”既能退燒,又能止痛,所以在各種感冒藥裡面最常見的成分就是“對乙酰氨基酚”。

但是,肝病患者嚴禁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肝病患者嚴禁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肝病患者嚴禁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這是我這個長年“吃肝飯”的“感染科醫生”的切身體會。美國肝衰竭的首要原因就是“對乙酰氨基酚”,因為十分之一的美國人沒有任何醫保,看個感冒輕鬆花掉1000美元,美元,美元,有醫保的看病也要預約,不像在中國這樣可以隨時見到醫生。而且

美國醫保和中國醫保一個毛病,急診不報銷。講這麼多題外話,就是為了給我的肝病患者朋友加深印象,肝病患者嚴禁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那麼肝病患者感冒了豈不是沒藥可吃?不是的,可以用“新康泰克”,上面我們講過了,這個藥的成分裡面不含有“對乙酰氨基酚”。

這類藥物還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

二、緩解鼻部症狀類

“偽麻黃鹼”,在化學名中經常簡稱為“偽麻”、“麻”、“麻黃”、“黃”。作用是緩解鼻塞、流涕、噴嚏。這方面症狀也是我們感冒以後最討厭的、最常見的症狀,所以“偽麻黃鹼”出現在大多數感冒藥當中。“偽麻黃鹼”作用機制是收縮鼻腔的血管。所以副作用是升高血壓。高血壓病、冠心病患者禁用。其他副作用和禁忌症請參考說明書。“偽麻黃鹼”是國家嚴控的藥物成分,含有“偽麻黃鹼”的藥品應該有處方才能買藥,而且一次只能買一盒。但是考慮到我國藥品市場的實際管制水平,含有“偽麻黃鹼”的感冒藥還是很容易買到的。

三、抗組胺類

“氯苯那敏”,經常簡稱為“那敏”、“敏”。作用比較廣泛,可以緩解鼻塞、流涕、噴嚏、哈欠、流淚、發熱、疼痛。作用機制是拮抗組胺受體,副作用是睏倦。所以開車之前不要吃含有“氯苯那敏”的感冒藥

“撲爾敏”,經常簡稱為“撲”。作用機制和“氯苯那敏”相似,是上一代產品,用的越來越少了。

“苯海拉明”,經常簡稱為“苯”。作用機制和“氯苯那敏”相似,是上一代產品,用的越來越少了。

四、止咳類

“右美沙芬”,經常簡稱為

“美”。作用是止咳。作用機制是抑制我們腦部的咳嗽中樞。所以,過度濫用“右美沙芬”可能導致掩蓋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病情,也可能導致“有痰咳不出來”,那就更不好了。

五、提神類

“咖啡因”,經常簡稱為“咖”。作用是緩解疲倦、乏力。同時可以對抗“氯苯那敏”引起的睏倦感。所以吃了含有“咖啡因”的感冒藥,經常讓人感覺精神倍增。但是,濫用含有“咖啡因”的感冒藥的副作用,不言而喻。

六、抗流感類

“金剛烷胺”,經常簡稱為“烷胺”,“烷”。作用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問題有兩個,甲型流感病毒是造成“感冒”的最常見病毒,但是甲流病毒只是一小半“感冒”的元兇,還有一大半“感冒”病因是乙流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EB病毒、

冠狀病毒。是的。您沒看錯。現在肆虐華中地區的“冠狀病毒”,是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病毒。通常“冠狀病毒”只引起輕微的“感冒”症狀,但是現在不知為什麼,貌似人畜無害的冠狀病毒,已經3次重創“善良”的人類。另一個問題是,“金剛烷胺”對甲流病毒的作用正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效果越來越差。所以,如果不是在甲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的季節,含有“金剛烷胺”成分的感冒藥,並不是最明智的選擇。

七、化痰消腫類

“人工牛黃”,經常簡稱為“黃”,容易和“偽麻黃鹼”混淆。作用是化痰,緩解咽喉腫痛。如果咳痰不明顯,不必選用含有“人工牛黃”的感冒藥。


知道了感冒藥主要成分的功用,我們在選擇感冒藥的時候就有譜了。簡單來講。拿到感冒藥之後,不看“商品名”,只看下面的“化學名”。根據自己的主要症狀選擇藥物成分。

發熱、頭痛、身上痠痛,找“對乙酰氨基酚”,在化學名中經常簡稱為“酚”、“氨”,或者“氨酚”。也可以找“阿司匹林”、“布洛芬”。

鼻塞、流涕、噴嚏,找“偽麻黃鹼”,經常簡稱為“偽麻”、“麻”、“麻黃”、“黃”。

鼻塞、流涕、噴嚏、哈欠、流淚、發熱、疼痛,找“氯苯那敏”,經常簡稱為“那敏”、“敏”。也可以找“撲爾敏”,經常簡稱為“撲”。也可以找“苯海拉明”,經常簡稱為“苯”。

咳嗽,找“右美沙芬”,經常簡稱為“美”。

疲倦、乏力,找“咖啡因”,經常簡稱為“咖”。

有痰、咽痛,找“人工牛黃”,經常簡稱為“黃”。

確定是甲流病毒,找“金剛烷胺”,經常簡稱為“烷胺”,“烷”。


再簡單講講禁忌症。具體禁忌症要看說明書。

肝病禁用“對乙酰氨基酚”。

血小板減少、腦出血風險大,禁用“阿司匹林”。

高血壓、冠心病,禁用“偽麻黃鹼”。

開車,禁用“氯苯那敏”、“撲爾敏”。

呼吸道疾病,慎用“右美沙芬”。

失眠,禁用“咖啡因”。


講了這麼多感冒藥的成分,估計大家有點頭暈了。下面給朋友們留一些智力測試題吧。我列出常見的感冒藥的化學名,大家可以自己猜測其中的成分,猜測這個感冒藥的主要側重點和禁忌症。

速效傷風膠囊(氨咖黃敏膠囊);感立克(複方氨酚烷胺片);達諾(氨酚美偽麻片與苯酚偽麻片);雷蒙欣(氨麻美敏片);康得(複方美沙芬片);康必得(複方氨酚葡鋅片);日夜百服嚀(氨酚偽麻美芬片(日片)氨麻美敏片Ⅱ(夜片));泰諾林(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靈諾(酚麻美軟膠囊);海王銀得菲(氨酚偽麻那敏片);斯衛爾(那敏偽麻膠囊)。


最後,祝所有朋友一直平安無事,有了感冒這樣的微恙都能儘快康復。有問題,儘量去醫院,儘量不要自己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